应用型本科高校研究型教学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研究型教学改革研究

ID:31301364

大小:10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8

应用型本科高校研究型教学改革研究_第1页
应用型本科高校研究型教学改革研究_第2页
应用型本科高校研究型教学改革研究_第3页
应用型本科高校研究型教学改革研究_第4页
应用型本科高校研究型教学改革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用型本科高校研究型教学改革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应用型本科高校研究型教学改革研究  【摘要】应用型本科高校生存面临危机,必须培养高素质人才。培养高素质人才离不开研究探索性教学活动。研究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研究型教学须实行课程合理配置,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研究型教学实践创新团队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1-0246-02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剧和中国人口的较少,中国高校生源逐年较少,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竞争更加激烈,生存面临危机。如何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摆在应用型本科高校面前刻不容缓急需解决的问题。应用型本科大学有别于传统研究

2、型本科教育,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培养出动手能力强、实践能力强和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才能更好地被社会认可和接收。长期以来,中国实施应试教育,其弊端日益显现。中国高校学生无疑深深地烙上了应试教育的烙印,他们学习带有明显的功利性,缺乏创新性和对知识探索的精神。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实施课程体系的研究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目前,国内对应用型高校课程改革的研究普遍认为应该设置以“需求为导向”6的应用型本科课程,课程应该重实践,重通识教育,注重学生素质教育[1-2]。应用型本科应该关注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课程比例及功能发挥,关注选修课程的自由度和适应性,应该在课程的有效整合上下功夫[3-4]

3、。应用型本科应该加强开设实践课程,建设好科技创新的平台,采用各种激励机制,使大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进行科技创新,在创新研究过程中遇到困难再求助教材理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5-8]。针对现有课程设置中重必修轻选修,重专业轻基础,重理论轻实践,提出必修与选修并重,专业与基础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9]。  本文将从实践需求出发,探讨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应用型本科大学的课程体系的研究型教学改革。它从应用型本科大学的自身特点,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导向,在合理整合学科课程体系基础上,使学校教育与社会实际应用无缝接轨。  1.课程合理配置  应用型大学课程设置应合理整合,与当前社

4、会需求紧密结合,培养为企业所需的人才。企业需要的是动手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应用型大学课程设置必须考虑这些需求,多开些实践性强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或者增加专业课的实验实践课,并加大这些实践课的考核比重。  课程设置应该适应当前国内科技发展,并具有前瞻性。不能一味跟风,不能流行什么,就开什么课程,这样很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应该结合自己本学校的特点,整合本学校的优势,开设特色学科,这些课程既与本专业密切相关,又与当前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反映当前国家倾向于发展的方向。6  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当前严峻的招生和就业形势下,必须探索适合自己发展的有特色的发展道路。可将原有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整合

5、成若干新的大课程,另外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要求形成新的专业。这些课程分别在3年级和4年级学习。如湖北工业大学电气学院在国家大力提倡新能源的号召下,依托多年的太阳能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建立了新能源研究平台,并在电气专业的实验班中开设了太阳能并网技术等有特色的专业选修课。这些课程既与专业基础课密切相关,同时还拓展了专业视野,更利于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  此外,课程设置同时要具有弹性,能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这样可以不断吸纳新的知识,新科技,提高课程体系的适应性。  2.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的人才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人才目标。对于应用型本科大学来说,学生动手能力

6、和实践能力是学生高素质的体现,因此培养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大学的首要培养目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只有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形成应用型本科自己的教学理念才能实现。  具体来讲,应该采用研究型教学方式,注重研讨式、启发式教学,将更多内容留给学生课下自学补充,让学生自己实践,自己摸索,并通过设计综合性实践项目进行巩固强化,完成从教师力求把所有的知识讲全,讲深,到启发学生产生探究知识的主动性实践的过程。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包括课堂上的实践活动,还包括课外实践活动。同时要形成多元化的考核体系,提高实践课程的考核比例,从而有效地提高实践教学质量。6  湖北工业大学推行了像卓越工程师培养、电子设计竞赛、创新

7、创业训练进课堂、进头脑等实践活动,实现第一、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同时为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有效实施,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创新创业方面的基础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大力开设针对创新创业训练的通识教育选修课,内容包括有关区域经济、专利申请、学科前沿、创新创业方法、工程实践等方面。这些都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实践热情,学生实践能力大大提高。  3.创新意识培养  为了实现应用型本科创新意识强的高素质人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