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教”更好地为“学”服务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教”更好地为“学”服务

ID:31297539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教”更好地为“学”服务_第1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教”更好地为“学”服务_第2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教”更好地为“学”服务_第3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教”更好地为“学”服务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教”更好地为“学”服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做到“教”更好地为“学”服务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般的教学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对塑造人才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是为“学”服务的新理念,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得高效,“学”得有味呢,这就在于老师“教”的艺术了。  关键词:“教”“学”服务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208-01  我们经常说老师从事的是教学工作。那么这“教学”就自然而然的包括着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传统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关注的是老

2、师的“教”,至于老师“教”后学生“学”的效果如何,这似乎不是一堂课所关注的,所以就有了传统教学中“一言堂”和“满堂灌”教学模式,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前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般的教学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对塑造人才的需求,取而代之的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是为“学”服务的新理念,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学”的高效,“学”的有味呢,这就在于老师“教”的艺术了。  1备好学情,夯实“教”为“学”服务的坚实基础4  至今不能忘怀,那次在校内执教的《秋天的怀念》一课,课堂的沉寂让人难以忍受。一个问题问过去,只有个别学生举手回答,而且总是这个别

3、学生在配合着笔者的提问,而其他学生只是端坐静听,不能畅所欲言。课后,老师们都说笔者讲得很好,很动情,她们都被感动地哭啦,但就是学生的情绪带动不起来。  针对这一问题,笔者反思着,并且通过翻阅资料,查找问题所在。“学情在阅读教学的课前准备和教学设计中有着先决作用。”这句话出现在笔者的眼前,一下子让笔者茅塞顿开。是啊,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备学情。对刚刚从三年级步入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体验相对较少,没有深刻体会到母亲的那平淡却感人至深的爱,而听课老师的人生阅历、生活体验就比较丰富,所以课堂上就会出现老师们潸然泪下而学生却无动于衷的尴尬场面。  “

4、吃一堑,长一智。”这堂课的失败让笔者明白了,要想上好一堂课,我们必须在课前了解学生,研究学情,把握学生的知识结构,找准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融入课堂,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做到让“教”为“学”服务。  2激情引趣,创设“教”为“学”服务的美丽情境  “激情引趣,创设情境”是教学实践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互补、巧设各种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充分调动他们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受,使其相互沟通,产生共鸣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记得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还有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说,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想方

5、设法,创设情景,激情引趣,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  让生活走进课堂,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生活是五彩缤纷的,注入了生活气息的课堂才是充满生趣的,记得有次习作题目是《我喜欢的美味》,要求写写自己喜欢的美味的做法及色香味形,如果没有生活体验,直接让他们在课堂上完成,那无疑是纸上谈兵,所以笔者让孩子们先在家长的帮助下一起做一做自己喜欢的美味,并在这一过程中认真观察,认真品尝,认真记录,然后在课堂上,大家交流感受,分享成功的喜悦,然后再指导成文,学生写出的作文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兰州牛肉拉面》了,而是汇聚了各种美味的家常菜,在批阅他们作文的过程中,笔者不仅享受着美

6、味的诱惑,而且从他们的作文中,笔者还学会了一些美味的制作方法呢!  当然,生活走入课堂可以让孩子们兴味盎然,而让童话、猜谜、故事、游戏等形式走进我们的课堂,更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心的老师一定都在自己的课堂上体验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带来的情趣了吧,所以我不再赘述。  总之,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增强主体意识,发展能力的过程。教师有意识的创设情境,能对学生起到激情引趣的作用,有利于增强我们的课堂教学实效,使学生学会主动求知、善于求知,更好的学好数学,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  3循循善诱,追求“教”为“学”服务的最佳境界  孔子,万师师表也,他的道德

7、境界、教育艺术让他的弟子和后人们都叹服不已,而我通过对孔子的一些相关文章的品读,认为孔子教育艺术的精髓在“循循善诱”。反思笔者从教十三年的心得体会,笔者认为教育艺术的至高境界应该也是“循循善诱”。  “诱”者,启发引导之意也;“善诱”指善于启发,擅长诱导。“4善诱”,笔者以为体现了教学艺术之境。  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两首诗时,笔者将两首诗巧妙整合,紧扣两首诗的诗题中“送”和诗句中的“西”“尽”这三个相同的字,引导学生理解虽然都是送别诗,但因为送别的时间不同、地点不同、行程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离情别意,前首诗是孟浩然

8、由西向东去美丽的扬州游赏,李白看着不尽的黄河水,心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