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294269
大小:56.3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8
《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设疑引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设疑引读2003年教育部新制定、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阅读教学的目标:(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这便凸显了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设计的重要性,耍求教师耍善于设疑,精于设疑,用设疑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巧启妙引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新课标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设疑应该是浅与深、近和远的最佳结合,即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有充分的延展性。具体运用
2、有以下几种:一、以旧问新,为学生铺路。教育心理学认为:经常运用已有知识是使旧知得到巩固,进而获得新知的有效方法。讲《变形记》一文时,我这样问学生:卡夫卡真罗嗦,这么长的篇幅不就是想说资本主义社会人情的冷漠嘛,还非得让格里高尔变成甲虫,读着让人恶心,《我的叔叔于勒》《范进中举》《祝福》哪一个写得都比它好。你们说是不是?一石击起千层浪,自然地引导学生反思此文主题,不仅指向明确,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求欲,而且为艺术特色分析埋下伏笔。又如,《故都的秋》授课伊始,我就饱含感情地问到:“我国古代诗词曲赋中对秋的描写是随处可见的
3、一一'早禾黄错落,晩稻绿扶疏'(秋收图)'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悲秋图)'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赏秋图)“霜叶红于二月花'(赞秋图)……可见,对秋的感受因人而异,对秋景的描述各不相同,今天我们一起来思考:郁达夫带着怎样感受秋,又是怎样描绘秋景的。”接着我便用舒缓、宁静、无奈的语调为同学们配乐朗诵了课文。同学们的情绪被大大地调动起来,沉浸在深远的秋意中,主动地细数着课文中出现的秋景,自觉地融入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基调中了。二、逐层深入,为学生领路。在解读《六国论》时,我这样逐层深入地问:1、本文题为《六国论
4、》,这一题目范围太大,我们可以在其中合适位置加上两个字,这两字应该是什么?如果从纯粹的议论文的角度看文章的某段应该删去,请大家快速通读全篇,看看删去哪段,文章的中心更统一?千古以来,这段文字并没有受到批评家的责难,请你说说保留它的理由。2、论文一般分为三部分:提岀观点的引论,集中论证的本论和作为总结的结论,你看这篇文章与此相合吗?三部分如何体现?本文哪些地方用了对比的手法?引了哪些经典言论?3、回忆《过秦论》,比较与本文在语言气势和论证结构上有何异同。4、从我们作文的角度看,那一篇文章更适用于我们借鉴,请述说理由。这
5、四大步问题设计,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揪住学生的心,促使他们立即进入思维状态,加深了他们对文章的理解,有效完成了教学重点,锻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如,在讲《孔雀东南飞》,我这样逐层设计问题:(1)焦母赶走刘兰芝的理由是什么?(2)焦母对刘兰芝的这些责备或者说这些赶走刘兰芝的原因是不是符合事实站得住脚呢?(3)既然焦母毫无正当理由却偏偏要赶走兰芝,拆散仲卿与兰芝之间的幸福生活,而且竟然得逞,这说明什么呢?这样从解读问题入手巧妙地解读全文,既加深了主题认识,又有对重点语段作岀详细分析,使学生体会到艺术特色,比起传统分
6、析课文的方式实在有益得多。问题设计的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循序渐进,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演绎,透过表面挖掘内涵,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灵活,既落实了文章重点难点,又培养了学生能力,一石三鸟,事半功倍。三、创新提问,让学生闯路。强调提问的创新价值,是改革课堂提问,建构新世纪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手段之一,这类问题的设计,不仅要有导向性,更需具有独立性、挑战性和突破性。教师耍擅长用自身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去点燃学生心灵中熊熊燃烧的创新之火。在学习鲁迅先生的《祝福》时,教师在教学中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笔下的祥林嫂,是
7、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请同学们研读课文,证明老师的这种看法。学生们怀着极大的兴趣研读课文,探讨交流,在老师的指导下,品析了祥林嫂悲惨命运的发展过程:1•立春之日,丈夫夭折一她是春天没有丈夫的;2•孟春之日,被迫再嫁一她是在新年才过时被婆婆抓走的;3•暮春之日,痛失爱子一“春天快完了,村上倒反来了狼”;4•迎春之H,—命归天一一消逝在祝福的鞭炮声中。同学们理解到,冷酷的社会没有给祥林嫂以温暖的春天,小说表现了祥林嫂生命中“没有春天”的悲剧,此中蕴含着深刻的象征意义。于是,“没有春天的女人”这个“问题”,就串起了《祝福》的
8、整个阅读品析过程,串起了对小说中人物、情节、结构、语言等内容的探究欣赏。这类精、少、实、活的创新提问,将学生深深地引进课文,激发学生研讨的热情,拓宽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展开,做到让阅读过程中有充分的对话与交流,从而有效地开展课堂活动。四、引申总结,为学生拓路。比如在讲读《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后,师生共同交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