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微观粒子教学的尝试

对微观粒子教学的尝试

ID:31280478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对微观粒子教学的尝试_第1页
对微观粒子教学的尝试_第2页
对微观粒子教学的尝试_第3页
对微观粒子教学的尝试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微观粒子教学的尝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微观粒子教学的尝试  摘要:结合教学实践,讨论对微观粒子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建立起化学微粒观,逐步形成“宏观―微观―符号”相互联系的化学思维方式。  关键词:微粒观;抽象性;化学思维方式;化学符号  化学入门的关键在于建立“宏观―微观―符号”相互联系的思维方式。[1]而学生建立起对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与物质、化学反应等实体的对应是形成这种思维的关键。但由于微观粒子的抽象性、简洁性,使得学生对分子、原子的映像模糊,直接导致对物质和化学反应抽象性的费解,给学生带来了学习上的困难。在实验条件无法实现的教学现状中,

2、怎样将微观世界以明显的宏观现象展示出,在大脑中构建粒子观,使学生建立起比较清晰的微观映像,是初中化学教师长期头疼的问题。  在笔者工作的第一年,校领导和化学组听我的《分子和原子》一堂课,课后校长说了一句:我学生时没有听懂什么是分子,今天我还是没有听懂。一句话给了笔者极深的触动。在近几年教学中,笔者尝试以形象的类比,结合图示的方式,使学生能够较轻松地突破这一学习难点。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1建立分子的概念  怎样让学生建立起“分子”4的概念?笔者在教学中是通过类比的方法让学生从认

3、识水分子开始来突破这一难点的。首先引导学生讨论:将一群人(如64人)一半、一半……分割下去,当只剩一个人时,就不能分割了,为什么呢?学生马上明白:因为许多个“一个人”又可以组成群体。同样,把一杯水一半、一半……分割下去,最终不能再分割的单体就是一个水分子。这样描述后,学生就能对分子形成可参照的映像。趁热打铁,从一滴水中含有6.02×1021个水分子,让学生来计算如果有这么多粒大米,它有多少?计算的结果是惊人的:这些大米(一粒按0.05克算)装上火车厢,车厢长度能绕地球赤道20万圈,或从地球到月球的2.2万倍,全球6

4、0亿人要3800年才能吃完!这样学生就有了对水分子更直接的理解。再结合如闻到气味、溶解等生活现象,从微观上分析、了解分子的特征,学生会逐渐形成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观念。课后笔者让他们以《我是一个水分子》或《我是一个氧分子》为题写一篇科普短文,有的学生展示了自己的天分,笔者把一些好作品在各班之间分享,使学生具有更多认知微观世界的感性材料。  2结合教材图例,分析微观意义  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尤其要注重教材图例的应用,这是很好的模型化素材。  图1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人类对于微观世

5、界的认识已经不再是停留在猜想、假设和推理的阶段,人类已经可以借助精密的仪器直面微观世界了。并在认识苯分子(图1左)时,将凯库勒对它的认识作以简单的介绍,使学生了解科学方法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  图2是教材中出现的分子模型,通过模型让学生建立起“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4,分子是原子的组合体,这对于学生区分分子和原子会有很大的帮助。  图3对学生认识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从本质上区分分子和原子有重要作用。课后让学生拆分、重组水分子模型(也可用小的圆形吸铁石在黑板上摆放),这种大众化的参与能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摆脱对微

6、观世界的畏难情绪。  3判断应用  图4是教材课后练习,设置本意是辨别物质的分类。教学中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图中表示了几个原子?几种原子?几个分子?几种分子?代表了几种物质?通过对问题进行深挖,总结从微观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使学生能逐渐掌握从宏观和微观两种角度认识物质的习惯。  4自画图  通过以上的分析,学生对分子和原子已有了初步映像。此时结合化学符号意义的学习,让学生自画图,利用直观图示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的微观想象力,激发学习兴趣。画图的方式也使学生逐步建立起符号与宏观和微观的联系,在大脑中形成一种化学模

7、型,这样就能使符号的学习成为更有意义的学习,也为其他化学符号的学习做好准备。  5知识迁移4  化学学习需要借助于化学符号作为载体来编码获得化学知识。思维活动始终是贯穿于学习活动中的,而思维又是在问题情景中产生的,思维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熟悉的现象,创设生动直观的情景,[2]打破原有的经验,引导学生运用微粒观初步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认识物质的微粒性。如水的三态变化、水的电解、物质溶解、扩散等现象都是认识微观世界的重要素材。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教学情境,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如氨气

8、的扩散,可以设计为“千树万树桃花开”、纸上变脸等,不仅可以完成实验启迪的作用,还能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化学研究的微观世界看不见摸不着,难以成为习惯于眼见为实的实证,以至于不能成为形成科学微粒观的感性依据。[3微观粒子对初中学生来说是抽象的,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形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教学顺序,分阶段逐步提高学生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水平,建立比较明晰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