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末闲谈》走近“三变君子”鲁迅

从《春末闲谈》走近“三变君子”鲁迅

ID:31277580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从《春末闲谈》走近“三变君子”鲁迅_第1页
从《春末闲谈》走近“三变君子”鲁迅_第2页
从《春末闲谈》走近“三变君子”鲁迅_第3页
从《春末闲谈》走近“三变君子”鲁迅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春末闲谈》走近“三变君子”鲁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春末闲谈》走近“三变君子”鲁迅  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论语?子张》  学习《春末闲谈》时,随意问同学们:“你们最不喜欢谁的文章?”不料大家异口同声地说:“鲁迅――”我心头一惊:“why?”“太难了!”依然是齐整的声音。看着这些十五六岁的纯净坦荡的面孔,耳畔依稀响起了郁达夫的警世格言:“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这些掌心里捧大的亲亲宝贝啊!哪里能读得懂鲁迅坚毅沧桑的外表里

2、那颗炽热滚烫的心啊!我一时心潮难平,便滋生了带领同学们倾听着先生的《春末闲谈》慢慢地走近他的念头……  望之俨然。鲁迅,钢针似的头发,严正的面孔,让人望而生畏。正是这敬畏竖起了一道篱墙,让在暖阳里成长的“90后”只能遥遥地仰望他。于是,学习《春末闲谈》,一读其文,满头雾水;二读其文,一知半解;三读其文,犹有不解。老师越是强调鲁迅杂文的重要性,学生越是痛苦,不禁感叹:“大师啊!让我如何亲近你?”  就这样,鲁迅便被仰望成了遥远的夜空中一颗闪亮的寒星,可望而不可及。而鲁迅真的这么难以走近吗?其实不然,

3、因为很多时候,因为时空的缘故,我们只看到了他“横眉冷对千夫指”的金刚怒目,而忽略了他“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菩萨低眉;只看到了“白眼看鸡虫”4的他,而忽略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他……其实,他又何尝不是“眼极冷,心肠极热”?(吴文英语)所以,我们也就只看到了一位“望之俨然”的斗士,而若在寂静的春夜,你用心去倾听他的《春末闲谈》,就会发现他其实――  即之也温。鲁迅真的这么难以理解吗?非也。走近《春末闲谈》,你会发现鲁迅其实是一个非常温和的人。开篇他写细腰蜂:“盛夏,青蝇密集在凉棚索子上,铁黑色的细腰蜂就

4、在桑树或建在墙角的蛛网附近往来飞行,有时衔一支小青虫去了,有时拉一个蜘蛛。青虫或蜘蛛先是抵抗着不肯去,但终于乏力,被衔着腾空而去了,坐了飞机似的。”生动细腻的描写,一下子激起了读者的兴趣。  他给读者讲故事:老前辈们说细腰蜂捉螟蛉是去做继子的。“她将小青虫封在窠里,自己在外面日日夜夜敲打着,祝道‘像我像我’,经过若干日,――我记不清了,大约七七四十九日罢,――那青虫也就成了细腰蜂了。”据考据家科学的解释。“老前辈们都不采用此说,还道是拉去做女儿。我们为存留天地间的美谈起见,倒不如这样说。当长夏无事

5、,遣暑林阴,瞥见二虫一拉一拒的时候,便如睹慈母教女,满怀好意,而青虫的宛转抗拒,则活像一个不识好歹的毛鸦头。”写关于细腰蜂繁殖的两种观点,温情脉脉趣味有加的闲谈,活画出封建遗老们宁愿相信虚幻的杜撰,闭着眼睛求得心灵的满足,也不相信科学的一贯做派。他们既是受害者,又是害人者。他们受毒害、蒙蔽,转而又去毒害、麻痹后人,足见封建精神控制术的厉害和可怕。4  从生活中的小事写起,从容自然地引发对严肃重大的社会问题的探讨。大处着眼,小处落笔,是鲁迅常有的文风。如《灯下漫笔》,开篇漫谈民国二三年钞票换银元的风

6、波:“说是没有行市。幸而终于,暗暗地有了行市了:六折几。我非常高兴,赶紧去买了一半。后来又涨到七折了,我更非常高兴,全去换了现银,沉垫垫地坠在怀中,似乎这就是我的性命的斤两。”看似信手拈来,似乎漫不经心,闲谈絮语之笔,实际上却是触发思考的导线。当然,若细细品味文字,你就会真切地感觉到――  听其言也厉。鲁迅的犀利在于在极富亲和力的闲谈、漫笔之后很快就闪烁出锋芒。如《春末闲谈》写细腰蜂捉小青虫的科学考证:“它知道青虫的神经构造和作用,用了神奇的毒针,向那运动神经球上只一螫,它便麻痹为不死不活的状态,

7、这才在它身上生下蜂卵,封入窠中。”由细腰蜂的神奇的毒针,想到封建统治者的精神控制术。鲁迅宛如一个技艺高明的医师,紧紧抓住“精神控制术”,开始了娴熟、深入而无情的剖析。《灯下漫笔》也如是,“但我当一包现银塞在怀中,沉垫垫地觉得安心,喜欢的时候,却突然起了另一补思想,就是: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欢喜。”他由钞票贬值联想到人的价格贬值,继而抓住“人的价格”深挖下去。就这样,鲁迅准备好手术刀,要开始手术了。我敢说,鲁迅的“匕首”或“投枪”一旦瞄准了谁,是没有人或神能从他的锁定中生还的。鲜

8、明的论点,丰实的论据,严密的论证,饱满的情感,共同编织成一张恢恢天网,让其无所逃遁。《春末闲谈》里古今中外的治人者的精神控制术,无一不以失败而告终。“连那么专制的俄国,而尼古拉二世‘龙御上宾’之后,罗马诺夫氏竟已‘覆宗绝祀’了。”其统治术的缺憾是:无法禁止人们的思想。造物主也真是可恨:“一恨其没有永远分清‘治者’与‘被治者’4;二恨其不给治者生一枝细腰蜂那样的毒针;三恨其不将被治者造得即使砍去了藏着思想中枢的脑袋尔还能动作――服役。三者得一,阔人的地位即永久稳固,统御也永久省了力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