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276912
大小:102.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8
《如何使我们的学生成为真正的人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使我们的学生成为真正的人才 【摘要】人才培养的话题众说纷纭。明确人才的标准是确保教育成功的前提,也是综合素质教育的方向和最终目的。我们教师应该因材施教对学生要有客观、全面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将每个人的资源最大化。 【关键词】人才;教育;潜能 如何使我们的学生成为真正的人才?回答好这个问题的前提是搞清楚何为人才?人才是什么又是一个古老而新鲜的话题,无论是古代中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学而优则仕”,还是当今社会的“职位论”、“经验论”、“学历论”、“薪酬论”等等,都过于片面。《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
2、造性劳动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由此,当代社会,人才必须具备的因素应该是具有强烈的学习意识、开拓创新的进取思维、自信乐观的调节能力、社会责任感的人。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明确了,不是要一味和盲目的追求高考考了多少分学校又考上多少个一本,只要是对社会有用的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人,就是人才。 明确了人才的标准,我们的培养也就有的放矢。如何使我们的学生成为真正的人才,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在人才教育中应当发挥主导作用。 一、学校必须改变教育主导方式,改变唯分数论、唯考试论的单一化评价模式,真正的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3 我们经常能听到一句话
3、“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可见我们往往是在用考试的方式来评定一个学生,而评定的根据就是考试的分数。学生的好坏应该是一个综合素质的体现,应该客观的去看待,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开发他们的潜能,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我们应当把它最大化,而不是仅仅依据分数评定学生的好坏。 二、学校教育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当前,学校教育的功利性太强,中学教育的目的似乎就是为了考大学,大学教育的目的似乎就是就业,恰恰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感受、兴趣爱好,也忽略了不同学生的基础能力。人才培养的历程,其实就是教育引导学生发现兴趣、树立理想、培树信心、找寻方法的历程。教育教学的目的不单单是教会学生某
4、一项应试或者谋生的技能,最重要的在于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更好的发挥他们的长处,将自己的优势最大化。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我们首先就要分析他到底是一块什么样的“材料”,如果是一块石头你给它再温暖的环境也永远孵不出小鸡来,但将石头放在它适合的地方就能将市值最大化。我们就是要知道他们喜欢什么、能做什么、如何确立自己的理想,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让每一位学生设定自己的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专业方向和职业计划。当代社会,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行业门类越来越多,行行出状元,行行都精彩。学校和教师要首先和坚决摈弃“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要让学生明白,社会既需要“高精尖”的高科技人才,也需要一大
5、批蓝领的专业技术人才,只要是合法合理的正当职业,都是为社会做贡献。3 三、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求索及创新的观念,这是走向成功的基础和前提 我们知道,思维的创造性始于对知识的探索,渴求知识才能获得知识;要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必须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思维和敢于实践的勇气。以前我国教育的基本特点是以知识的灌输为中心,现在我们老师要把教学的重心和立足点转移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上,来引导学生想学、会学、善学,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创造精神。老师要给学生创造独立锻炼的机会,多多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可以发现很多“问题”,我们往往担心学生遇到困难和危险,面对实
6、践中的障碍和困难我们老师总是冲在前面,事实上我们的学生能够用自己的方法克服困难并且能够将团队协作精神发挥的淋漓尽致,我们不要过多“承担”学生独立面对问题机会,让学生自己拿主意,想办法,老师不到关键时刻不能出马,这是鼓励学生挑战自我迈出的第一步。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判断能力和批判精神。如针对学生和标准答案的不同,不能一棒子打死,全盘否定,对于创造性、艺术性的、独辟蹊径的,要给与肯定和表扬,不能把学生的开放性、创造性思维作为班级中的异类。 总之,让孩子成为真正的人才,教学效果的评价方式、体系和标准必须改变,这是导向;要树立人才的多元理念,避免对成功的单一化判断,充分尊重和引导孩子的兴趣、爱好
7、,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这是基础;要充分尊重孩子的质疑精神、创新精神,这是关键。 作者简介: 于萌(1982~),女,陕西省西安市人,西安石油大学本科生,西安66中教师。研究方向:音乐教学及教育心理学。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