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275701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新课改下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有效性的若干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课改下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有效性的若干思考 【摘要】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实践能力,强调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本文对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有效性进行了分析,从实施有效分组、提供有效活动规则、实施有效全员参与、提供有效的合作评价等四个方面,对初中生数学课堂合作学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有效性 倡导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空间去交流、开展合作学习,就当前的教学情况而言,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有效的合作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主
2、体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审题能力和数学评价能力以及提问的能力等。 一、实施有效分组,增进学生交流 合作学习离不了分组,如何让每一位同学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能最大限度的互助学习、共同提高,教师应根据班级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优化组合,让每一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美国教育家杰克布斯曾明确指出:“一般而言,不论从教室管理的角度还是从学生学习方面看,四人小组都有许多便利之处。”四人小组成员位置临近,有利于交流和资源共享且对其他同学影响不大。四人小组最好应该是面对面而坐,共同探讨问题,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比如在
3、学习《整式》“用字母表示数”4时,可将学生分为四人小组,相对而坐,采用游戏法来教学――合作小组用火柴棒搭正方形。小组任务:1.按图搭正方形;2.找出正方形的个数与火柴棒根数之间的关系;3.结论。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学生对问题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和解答,从而达到了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目的。 二、制定活动规则,确保合作学习有序进行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保证课堂教学高效率的顺利进行,教师应设计一套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和学生合作学习的规则,创建一个自由平等的合作学习氛围,建立稳定的合作学习的秩序。在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是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行动研究者、设计者和策划者。教师合作
4、学习的活动方式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设计合理科学、循序渐进的整体规则。在合作性学习中,比如“倾听”是一项重要的合作技能,教师要使学生明白“倾听”在合作性学习当中的重要性,“倾听”既是一种尊重,同时也能开拓自己的知识视野。别人发言时可以用点头、微笑等表示赞赏,不随意插话,先听后说,不打断别人的发言等等。教学环节不仅和课堂教学目标紧密相连,同时还充分体现了合作学习所倡导的同时互动、平等参与、人人尽责的基本原理。活动规则是为课堂教学的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服务的,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要在活动规则下有效有序开展。活动规则对学生个体,小组之间不是束缚,而是更好的促进小组内部
5、的学生个体的最佳发挥。 三、动员全体学生参与,实现有效交流讨论 在合作学习中,我们要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避免学优生“包场”4的现象。因此,在进行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多元化原则、生活化原则。务必让学生体会到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妙处,既要让能力强一些的同学发挥他们的创造想象力,又要使接受能力稍弱的同学学会解决问题的方式。只有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实现全员的有效交流讨论,才能在课堂教学中闪现出智慧的火花。比如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我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生活中的元素引入,可以极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旋
6、转对称图形后,给学生布置小组任务:寻找生活中的轴对称、旋转对称图形。接到任务后,小组成员开始分工合作查找资料,等到第二次上课时,小组之间开始PK,5分钟内看哪个小组说出或展现的对称图形多,正确说出一个图形加一分,说错一个图形倒扣一分。小组之间互相监督,指出对方错误,并说出为什么,指出错误的小组加一分。通过2堂课的学习,保证了每一个个体都能切实有效的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收到预期的理想教学效果。 四、提供有效评价,合作过程与结果并重 新课标指出:“学习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全过程。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关注他们在数学活
7、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4初中数学的小组合作模式是一种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教学组织形式,而对学习小组的评价自然就是一种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所以,有效的合作评价是贯穿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的。在评价时,教师不仅要看学习的个体,更应该看到课堂合作学习的小组情况。个体与个体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有合作,也有竞争。评价时,把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合作诚意,合作技能技巧和小组总体成绩等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形成组内合作,组内竞争,组间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这样就能让大多数孩子从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董淑梅.《浅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