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本解读新思维――“一字解文”法

浅谈文本解读新思维――“一字解文”法

ID:31275295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8

浅谈文本解读新思维――“一字解文”法_第1页
浅谈文本解读新思维――“一字解文”法_第2页
浅谈文本解读新思维――“一字解文”法_第3页
浅谈文本解读新思维――“一字解文”法_第4页
浅谈文本解读新思维――“一字解文”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文本解读新思维――“一字解文”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文本解读新思维――“一字解文”法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9-0253-02  中学语文教学,除了让学生积淀必要的知识,形成基本的操作技能,更具有深远意义的是引导他们形成“语文思想”,掌握语文的“思维方式”。为了达到这种目标,阅读教学必须要从精读入手,从整体思维入手,让教师、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着眼整体,抓住关键,从最简练的字、词、句中品味文本,做到“咬文嚼字”,这不仅关系着教师、学生文本解读能力的形成、提高,还影响着学生们的学风甚至是

2、文风。  近日学习了余映潮老师的《口技》教学实录,从中悟到了一种文本解读的新思维,这里姑且把它命为“一字解文”法。  所谓“一字解文”实则是从古人写作技法中的“一字立骨”逆向思维而来。在古人写作中有一种常用的写作技法叫做“一字立骨”,也称“一字经纬”法。所谓“骨”即一篇文章之“本”,文章由一字生发、放纵开去,借助于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层层剖析,最后又由这一字回归、拢合而来,从而发挥了一字之帅,牵制全局的艺术作用。各个部分也因这一字的制约与驾驭,而能更好的表现作品的思想,使立意显得更为明确、凝练而深刻

3、。  而这“一字解文”就是对这“一字立骨”5的逆向操作,在解读文本过程中,抓住关键的字、词甚至是句子,由这关键的字、词、句生发开来分析,能够对全文进行一个整体的梳理,同时也能够在这关键的字、词、句中品味文本的情感和哲理,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诗有诗眼,词有词眼”,那同样文也有文眼,这“一字解文”就是抓住这文章的骨、文章的眼来进行咬文嚼字,来进行深度的文本解剖和分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字解文”的文本解读新思维,我们不妨先从余老师的《口技》教学案例入手来做具体分析。  余老师在《口技》教学的第三板块提出

4、“京中有善口技者”,整篇都是在写“善”,有很多内容,你都可以揣摩发现,请你找出这“善”的具体体现?”  这一问题,抓住《口技》中一个“善”字统领全文,在这一问题的带动下,学生们在品析这一“善”字的过程中,明确了《口技》的主要内容,也明确了本文的行文结构,即主要围绕“善”字,写了口技人描摹的多个场景,这场景能用“善”概括,同时,这样丰富而多层次的场景竟然是由“一人,一抚尺”完成,也突出了艺人技艺之“善”,最后,这“善”也是听书人对这民间艺人的高度赞美,所以,这“善”字既是行文线索,也是一条情感线索。通过对

5、这个“善”的品析,不仅抓出了全文的内容、结构,更着眼于整体,激起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带动了学生们对全文的品读,做到了以精度解析全文的教学效果。  这就是从文章立骨的“善”字逆向思维,将立骨之字,文章之本作为文本解读的关键,对其深入挖掘的“一字解文”的文本解读方法。  上诉是余老师对“一字解文”的运用,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怎么来做到这“一字解文”5,又如何教会学生们这一新的文本解读方法呢?我们可以看下面一个教学案例。  比如,在讲授《桃花源记》时,我们可以按照传统的讲法,依照时间顺序讲解课文,但如果我们逆

6、向思维,抓住文章的“主心骨”,或许能得到另外一种创新的解读。  通过阅读课文不难发现,课文中有个字值得深入推究,那便是“异”,怎样判断它是立骨之字呢?我想到一个简单的方法,咱们反问,对这个字或这句话,咱们问问它,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比如在这里,咱们问问“异”,谁在“异”,“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异”?“异”的结果如何?如果由这一个字引发了很多问,而这些问题能在文中找到答案,那这个字或这句话就是“立骨之字”。咱们能在《桃花源中》找到,是渔人在“异”,因为桃花源风景、人情“异”,而桃花源内的人也在“异

7、”,“异”的是渔人的闯入和渔人口中外面的世界,而“异”的结果是桃花源内人人热情款待,渔人不守信誉后的再寻无果。  所以,在执教这篇文章时,可提出一个问题:“异”一个字统领全文,既点明所写之景的特点,也是人物的主要情感,请对文章进行分析,看看围绕“异”都写了些什么,文章又是怎样写出“异”的?这就是用一字解文的方法解读文本。  而由这“一字解文”的文本解读方法推演开来,不仅在解读文言文,甚至是在现代文的解读中也这“一字解文”的方法。  比如《紫藤萝瀑布》,这是一篇优美的借物抒情散文,我们在教学时要通过美景的

8、分析和情感的领悟习得美文、美情,但怎样将这二者结合起来呢,文中有一句关键的话:“5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迷、手足情的”。只要抓住这一句,问一个“它是什么,为什么能带走我心上的焦虑,为什么我会悲痛?”全文的解读就迎刃而解了。  另外,再举一个实际教学的案例,在讲授《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文章时,笔者抓住一个词“动人”展开教学,对学生提问:“这是一篇动人的演讲,它动人之处在哪里?”通过对这“动人”一词的分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