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275289
大小:130.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1-08
《文言文背诵与默写专项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言文背诵与默写专项训练 【考点梳理】 新《课标》与教材对古诗文名句的相关要求是:记诵默写所学课文中的古诗文名句;背诵默写课标规定的古诗文篇或段;记诵教材附录中的古诗词名句。 古诗文默写的主要考点有:古诗词中优美句子的默写运用,文言中优美的句子、重点句子,与课文有关的古代名言警句的默写和运用,通常是格言、警句、俗语、哲理语、中心句等。 古诗文默写的主要题型有: 1.识记型。采用填写上句或下句的方式,多考查古诗文中名句的背诵。 2.理解型。采用提示名篇、内容要点及作用等方式。既考查对整篇诗文的背诵,又考查对记
2、诵内容的理解。 3.开放型。只提出一种要求,让学生根据要求任意默写,答案不唯一。 4.运用型。根据情景内容填写古诗文名句,既考查记诵积累,又考查对于学过的古诗文的灵活运用。 复习时,要重视积累,强化课内篇目特别是古诗文名句的记诵,重视课外制作卡片等。平时对要求默写的字、词、句正确规范地书写,抓住蕴意深刻,富含哲理,警策励志方面的名言警句,对其归类集合,强化记忆。 【能力训练】 一、识记型默写15 (一)请你根据上下句默写出相应的诗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
3、。 2.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知汝远来应有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5.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飞来山上千寻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惶恐滩头说惶恐,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雁洛阳边。 12.相见时难别亦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光云影共徘徊。 14.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恒亡。 (二)补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15 6.世事洞明皆学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共看明月应垂泪,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 8.两岸猿声啼不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河表里潼关路。 10.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牧人驱犊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孤帆天际看。好峰随处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行到水穷处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因思杜陵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理解型默写 (一)理解诗文手法,进行正确默写。 1.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笔力苍劲,意境雄
8、浑。 2.《望岳》中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 3.《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