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习作与作文教学

网络习作与作文教学

ID:31274594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网络习作与作文教学_第1页
网络习作与作文教学_第2页
网络习作与作文教学_第3页
网络习作与作文教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网络习作与作文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网络习作与作文教学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多媒体网络技术已经越来越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其中,网络资源的包罗万象、丰富多彩为学生的作文提供了众多的素材,弥补了学生习作“无米下锅”的尴尬境地。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应该顺应潮流的变化,开掘网络媒体资源,革新作文教学方式,为学生习作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作出应有的努力。  一.依托网络,充实资源,丰富学生习作材料  当下小学生习作面临的最大窘境在于学生习作素材的严重匮乏。学生始终保持着学校与家庭两点一线的生活模式,枯燥僵硬的生活已经严重制约了学生写作灵感的迸发。而多媒体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开放性,能够有

2、效解决学生写作素材匮乏的窘境。在教师正确引导和推介下,学生只要轻击鼠标,各种文字材料、视频图片皆可进入学生视野,学生在网络中冲浪,接受着各种信息资源的冲击,写作才能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  为了摒弃网络资源中的不良内容,教师可以对网络资源进行适当的删选,将对学生习作有益的信息素材进行集中整合,建立专门的网络写作资源库,其涉猎面可以包括:社会新闻事件、各地风光图片以及风俗人情、自然现象演变、相关节日气象等不一而足,从而为学生寻找丰富而富有时代、地域特色的写作素材奠定基础。4  在资源库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建立优秀作文集、写作方法指导等相

3、关的资源材料,为学生阅读优秀范例、学习写作方法也提供了足够有力的价值支撑。  以上各种资源库的建立和划分,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习作教学的不同要求进行有序规划,既有着自身的价值规律体系,同时又按照从浅到深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排序,做到了交错链接中相互交融,便于学生在习作过程中自主阅读和利用。  二.依托网络,注重引导,彰显学生习作个性  利用网络进行写作其优势除了拥有了绝对丰富的资源之外,网络交流讨论也是传统教学所无可比拟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停留于口头层面的交流碰撞,其产生的价值信息具有较为鲜明的遗漏性,即学生在动笔之前已经对产生交流的信

4、息遗忘不少,影响了学生动笔前起点的定位,更制约了学生创作过程中思路的条理性和延续性。而利用网络进行的交流碰撞,每个学生的发言都能清晰地记录在案,便于学生创作前构思、创作调整思路时随时巩固和借用。  例如同样写儿童文娱汇演的习作,传统教学中当学生动笔时已经难以激起汇演时的精彩场面,学生写起来也是捉襟见肘,无从下笔。但在网络写作环境下,教师则事先将汇演的策划方案、节目安排单、主持串词以及汇演时的图片视频全部上传至网络,学生就着鲜活资源,针对每一个精彩环节以文字片段的方式发表自己感受,学生表达着自己的只言片语,阅读着别人的现场文字,对于自身的习作创

5、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于是一篇篇精彩的习作就此诞生,习作的个性价值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三.依托网络,上传发表,共享习作成功体验  作文教学一直提倡“4作文是情感交流的方式,是表达自我情感的过程”,但学生的习作与谁交流,学生的表达有谁倾听?传统教学中,除了极少数优秀学生的习作能够作文范文能够在班上进行朗读拥有一定的读者外,其他学生的作文除了教师之外就再也没有第二个读者,他们的作文都深埋大山,无人问津。读者的缺失和倾诉对象的空缺使得“作文时交流倾诉”的理念成为一句空话,致使学生的习作过程成为了对一面空纸无声的对话,作文激情可想而知。  而网络

6、环境下的习作方式,让每个学生的习作都拥有了展示的平台,他们的内心话语拥有了听众,真切语言拥有了读者。他们的习作一经上传,除了教师之外,家长和同学都可以成为他们的粉丝。这里没有编审的要求,没有刻意的门槛,每个学生都能拥有被阅读、被诵读、被感知的快乐体验,在极大程度上激发了他们以创作表达自我、倾诉情感的动力,从而以一颗积极快乐的心进行创作。  四.依托网络,合作讲评,提升习作评改效益  传统作文教学中,习作的评改是压在教师肩上的一座大山,大量的眉批、最后的总批,极大的劳动量未必能够换取应有的效益。而网络环境下的习作教学情况就会大为改观。由于学生的

7、习作能够得以集中统一展示,这就为教师组织学生的集体评改奠定了基础。学生在教师组织下,利用网络媒体的集中展示,自主阅读、小组交流、协同修改等方式则可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融习作修改和评讲于一体,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4  网络环境下的习作教学,以其资源的丰富、互动的便捷等优势越来越被语文教师认同。语文教师应该努力践行网络教学范式,为小学习作教学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星光大道”。  张静,教师,现居浙江绍兴。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