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273347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浅谈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低年级学生数感的培养 【摘要】正数在人们的数学学习中更是贯穿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影响着学生的各科学习,也为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是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数感低年级教学培养探索 一、数感的内涵与意义。数感说到底是一种心智技能,心智技能主要是意识活动,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数感的形成不是靠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时间逐步培养。作为教师,要努力钻研教材,创造性的运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巧设教学环节,把帮助学生建立数感
2、作为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落实到具体课堂教学过程中去。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让现实问题数学化,正是在与数的“对话、沟通、交流”中,学生的数感得以有效地发展。 二、在现实生活中,建立数感 理解数的意义是教学的重要任务,而理解数的标志是把数与实际意义能联系起来,即把数的概念运用到现实生活情景中。因此在教学时应把数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如在教学《数一数》时,要让学生理解
3、每一个数的意义。在认识“1”时,请学生说出现实生活中“1”表示的事物,学生举例1本书,1只鸡,1棵树,1根小棒,1小捆小铅笔,1小捆小棒……4并数出几根小棒是一捆?帮助学生理解1可以表示1个个体,也可表示1个集合。可能是很大的物体,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体,在教学中渗透1有多种思想。 三、在互相交流中体验数感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为
4、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和表示,使学生在交流中对数的感知,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从而更深的体验数感。 在教学《数一数》中的说一说,我充分利用第一幅图中四位同学的话抛砖引玉,并伴有相应的图像,一下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我们家有三口人,爸爸,妈妈和我”“教室里有6盏灯,我们班有64个同学,我们发了7本书……”以促使学生思维,在记忆中探索有关的数学知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使他们说的更多,更好,在教学猜一猜中,我让学生分组合作,请每个同学抓一把糖,一把花生米……先猜一猜,然后再数一数,各有几粒
5、,最后完成表格。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交流等一系列活动中,亲历中获取知识,体验数感。 四、加强估算教学,发展数展。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小学数学课标》指出,要加强“估算”,加强估算就是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学习估算方法,形成发展估算的策略。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估算意识,估算方法是不会自然产生的,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4 在教学“认识整十数时”让学生在数轴上填写整十数,再看一看,“60接近是80还是40”,在认识几十几时,让学生想一想三十比三十几大还是小?比五十呢?
6、在初步理解了“多些”“少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意义后,让学生做一些按要求选择数值的练习,对学生估算打好基础,教学加减法估算以35+60为例,老师先示范估算得几十几,然后让学生模仿,发展到说出“下面得数是几十多”这些估算练习,除了帮助学生掌握估算的方法,形成估算意识,在这些练习活动中,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发展了学生的数感。 五、在动手操作中,增强数感 对于我们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对数的概念认识比较模糊,所以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充分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体会,形成对数及运算顺序的理
7、解,增强数感。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例题时,34+16=()时,我让学生摆小棒,看哪一个组小棒摆得又好又快,结果出现了两种情况,⑴整捆,整捆放在一起,一根一根放在一起。⑵整捆,整捆放在一起,一根一根放在一起正好是10根,他们捆成一捆。针对这两种情况,我慢慢地引导,使学生明白,满10根就要捆成一捆,就是1个十,这样一眼就能看出是50,即5个十,使学生的数感得到了初步的强化,紧接着又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去个位上10粒珠子,并在十位拨上1粒珠子,这样,十位上有了5粒珠子是50,这样学生明白了“满十进一”学
8、生从摆小棒,到计数器上的拨珠,到列竖式计算是认识的飞跃,进一步增强了数感。 六、在自主探索中升华数感4 如在教学《11到20各数的认识》时,让学生拿出12根小棒,数的过程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由于生活经验,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数数的方式也就不同。有的是1根1根的数,直到数到12根,有的是2根2根的数,数到12根,有的先把10根捆一捆,就容易看出12根,然后通过学生交流使学生形象地感受到“把10根捆成一捆的方法的优越性,也就是对10个一是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