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273037
大小:10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8
《浅谈小班化科学课堂问题有效性的设计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班化科学课堂问题有效性的设计策略 摘要:目前的初中科学的课堂教学并不乐观,鉴于尚不成熟的课堂实践教学存在了较多的问题。主要的问题点包括了:课堂上教师提出的无效问题过多,科学课堂的课外存在较多的无效操练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大部分学生的科学课程的学习负担过重。所以,学校必须要重视对初中科学课堂的进一步研究,抓住科学课堂的教学重点,并着重针对当前初中的科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各项高效性问题进行有效的策略设计。本文旨在根据当前初中科学课堂的有效性问题进行相关的设计策略分析。 关键词:科学课堂问题;有效性;设计策略;浙教版 【中图分类号】G4
2、20 一般而言,初中科学课堂有效性问题的设计主要是在于课堂的学习效率之一,所以在进行课堂有效性的设计策略时必须要做到分析科学课堂的问题类型所在、尊重科学课堂设计和评价的标准,将课堂有效性的探究理论结合当前课堂的实践相互结合进行有效的探讨。针对当前初中科学课堂的现状,在有效性问题的综合全面的引领探究下,可以提供学生体验科学教学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科学目标。 1、当前科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1.1课堂中的不同提问主体5 课堂的高校在于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其主要分为教师
3、的提问和学生的主动提问。而提问的问题可以分为教师提前预设的课堂问题,也包括学生在教学情境情况下自主提出的科学探究性问题。 1.2课堂的研究问题不同 科学课堂教学方法多样,而且教师的教学模式方式也不同,对于大部分的回忆性问题、归纳性问题、例证性问题、演绎性问题等。教师在初中科学课堂的教学中并未正确的结合当前课堂内容选择相应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判断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解决科学课堂问题的能力。 2、科学课堂问题的设计策略标准 2.1科学课堂问题提出的设计标准,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的课程大纲标准为主要教学依据。 (1)
4、问题要有针对性,指向明确; (2)问题具有全面性,层次清晰; (3)问题体现了创新性,深度恰当; 2.2科学课堂教学的总体特征 (1)课堂知识结论的准确性; (2)学习目标的探究性; (3)学习结果的创新性。 2.3科学课堂的总体学习方向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发展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加强培养学生的科学学习素养。 3、科学课堂问题有效性的相关策略5 3.1课堂上课题情景再现 在科学课堂上可以设计相应的情境式问题,根据学生独特的思维模式需要进一步诱发学生的思维模式,提供学生较为丰富的学习空间。对于科学课堂的教学问题可以
5、来源于学生较为熟悉的事物或者是较为好奇的情境,必须是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爱好的问题点,这样则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浙教版的八年级科学上册中的第三章第一节有关“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可以做以下引课问题的设计: 让学生在课堂上观察并触碰含羞草植物的不同部位,根据当前课题正确引导学生提出一定的科学问题: (1)含羞草受到触碰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这样? (2)含羞草还会受到外界的哪些环境因素发生变化? 由此提出的一系列相关情境性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2设计课题相关的开放性问题 科学内容的学习就是要开发学生
6、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灵活的教学过程。通过在课堂上按部就班的展开课题的全方位引导,由此从不同角度和不同的学习途径设计出课堂内容的重点内容。比如针对“地球是不是球体”的教学课题来说,可以采用如下的问题引导。 有序进行。著名的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指出:“人的创造力主要依靠发散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部分。”5发散思维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用不同方法或途径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问题的开放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因此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必须设计开放性问题,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例如“地球
7、是球体吗”的教学中问题设计片段:哪些例子可以表明地球是一个球体?月食现象是否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呢?等等问题可以诱导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并挖掘出一系列多种结果的结论。通过某个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尽量多的做出回答,以解决学生的未知层面并让大家各个击破的了解科学理念的学习模式。 3.3提升探究性问题的研究 教师必须要以学生为主、以科学大纲为主进行探索出探究性问题,由问题引发全班学生的探究思维,并进一步的解决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目前而言,探究性问题的教学方法是较为先进而科学的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教师创设的有关教学情境来鼓励学生自主发现主要问题,并
8、共同的收集课程的学习资料来各抒己见。课堂上通过学生不同的课题结论进行组织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性的探究思考并通过实验进行批判性的考证研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