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272715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浅谈如何提高《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效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提高《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效果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就是这种新型的活动课程,为低年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这就要求老师要打破课堂教学中长期形成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固有模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新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儿童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来获取知识发展品德。那么我们如何做才能提高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教学效果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尝试。 一
2、、模拟生活,让学生获得体验4 低年级的孩子由于年龄小、阅历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生活中的真实体验相对来说比较少。特别是一些难以身临其境的体验、经验、常识等。如学习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在紧急情况下的求助和自救、交通安全标志的认识、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公共秩序等方面。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我常常在课堂上创设某种特定的情景,让学生亲自去尝试,去体验,从而有所收获。模拟活动的关键是让学生获得体验,演技的好坏并不重要。例如,在教学《他们需要关爱》前,学校正好组织观看电影,讲的就是残疾人的故事。在看电影时,有些让人落泪的画
3、面,学生却认为非常滑稽搞笑,我的心里留下极深的印象。因此,在教学本课前,我就布置学生模拟自己见到过的残疾人,为上课做好准备。学生非常感兴趣,有的演盲人――用手帕把自己的眼睛捂住,有的演一只手或者一只脚坏了的残疾人――用红领巾把自己的手或者脚绑住。一节课上,演盲人的小朋友连简单的从讲台走到自己的座位都足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了。而其他的学生也真实的感受到到自己作为一个“残疾人”的不方便,从中体会到作为一个残疾人,是多么不幸啊!过后几天,有学生向我打小报告:“老师,××小朋友昨天跟我一起上街,看到一个跛脚的人,他还笑
4、话人家呢!”那个被打报告的小朋友马上反驳:“老师,我马上就不笑了,我觉得他有点可怜!”孩子的话是幼稚的,也是真实的,从这里我看到了体验所带来的收获,虽然这收获及其细微,相信经过努力,它一样会成为“燎原之火”。 二、开发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整合内容,突破难关 在教《我和同学交朋友》一课时,有一个环节是“共栽一棵朋友树”,要求学生把自己和好朋友的名字写在朋友树上,由于儿童刚入学不久,拼音尚未学完,不能拼写,汉字也不会写,怎么办?我灵机一动,不如把结识新同学和共栽朋友树这两个环节合并起来,让学生在轻松愉
5、快的《找朋友》的乐曲中主动下座位结识同学,在相互认识的基础上并请好朋友互相帮忙把他的姓名写在自己的书上,这样的设计不仅达到了教学要求,而且儿童在相互签名中接近了距离,同时也在体验着朋友之间就应互相帮助的道理。4 这样使用教材,既突破了学生不会写好朋友姓名的难关,又让儿童在相互交流中加深了彼此间沟通,课堂氛围很是活跃,学生们都在争先恐后地主动结识着朋友,极其认真地为朋友签名。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根据需要,打破教学环节的顺序,合理地进行调节和整合,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极大的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6、 2.增加内容,拓展延伸。 实际教学中,要从儿童的生活出发,进行换位思考,去揣摩他们的心理从而正确引导。一年级小学生的感性认识占主导地位,他们大多认为哪位教师批评我,那么这位教师就不好,针对这种现象,在教学《我爱教师》一课时,我增加了一个版块“老师的批评也是爱”。我特意创设了一位学生犯错误教师批评他的情景,并反问同学们:“刚才你们都说老师好,可现在我这样的严历,你们还认为我好吗?”,那位受批评的孩子坚定的说:“我还觉得你好,因为你说我是为我好。” “老师的批评也是爱”这一环节的设计,它让儿童对师爱的内涵有了更
7、宽泛的理解,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老师的敬爱之情。因此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努力的从儿童生活中挖掘各种资源,只有源于他们实际生活的教育才能引发其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感悟。 三、组织讨论,让学生学会交流 “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4(引自大纲)由于学生年龄等各方面的限制,我们组织的讨论容易流与形式。而在《品
8、德与生活》课上的讨论,完全可以让学生找到需要讨论的话题。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讨论,防止形式上的讨论。 1.合理分配讨论小组。在组建合作小组时,最好是4―6人为一组,并且贯彻“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具体操作是。 2.精心设计讨论题目。要使讨论富有成效,交与学生讨论的问题首先必须有讨论价值,其次必须能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 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提高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