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现状及改革对策

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现状及改革对策

ID:31272620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8

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现状及改革对策_第1页
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现状及改革对策_第2页
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现状及改革对策_第3页
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现状及改革对策_第4页
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现状及改革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现状及改革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现状及改革对策  【摘要】课余体育训练是高校体育训练结构中最为主要的部分之一,本文介绍了当前我国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现状,并根据训练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指出了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改革对策。  【关键词】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现状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9-0220-01  通常情况下,课余的体育训练指的是各学校在课余时间对体育基础与技术较好的运动员进行额外的系统培训,可以组成代表队或运动队,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因该训练过程属于附加性质,所以我们不能用专业标准要求运动员。因此,在学校

2、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教学工作时,会面临很多困难与问题。  一、高校课余体育训练现状研究5  近年来我国高校开展的课余体育训练教学已取得一定成绩:1.促进了高校体育教学事业的全面发展,全方位提升了运动人员的竞技能力,并制定出一系列规范的政策体系。2.使课余的体育训练逐步走入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发展道路,在竞赛、训练、学籍和招生管理等方面形成了统一的管理办法,吸收了一大批体育成绩突出,竞技水平过硬的学生。课余的体育训练教育工作已经有了明确的定位,并形成了教体结合的训练体系。3.加强了体育设施、裁判员、管理人员以及教练员的建设工作,丰富了学校的文化生活和学习内容,扩大了我国体育事业

3、交流的空间,促使我国大学生体育学会单项分会的发展。  但是,我国高校在开展课余的体育训练工作时,仍有较多问题存在:  首先,高校体育训练仍沿用传统教学体系,行政色彩要高于教学目的,使得高校课余的体育训练成为形式主义的代表,影响了体育运动的主动性和训练性。当初在制定规划时,提出的奋斗目标不能匹配实际情况,没有充分考虑体育的商业化与职业化道路,致使很多目标无法实现。与此同时,某些高校在招收运动员时存在违规操作行为,影响了学校的社会形象。  其次,课余的体育训练其经费大多来源于学校,学校很难从其他渠道筹措训练资金,而学校的体育经费又十分有限,严重影响了课余体育教学事业的顺利

4、开展与进行。  再次,课余体育训练课程在开展时,因体育场地与教学设施限制,使得教师很难系统的开展训练教学,再加上学校学习时间较为紧张,课业较重,很多学生能够自己利用的时间非常少,上述因素都阻碍了课余体育训练工作的正常开展与顺利进行。5  最后,我国高校课余体育训练招生的标准并不统一,很多高校在招生时出现了违规行为和无序行为,比如:很多地方高校在招生时往往只招收本地学员,这就影响了体育人才的配置与流动,甚至会使得运动资源被大量浪费,不利于学校运动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某些地区的运动员数量严重超标,很多运动员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与训练,白白浪费了运动员的运动天赋,而某些地区

5、的运动员数量严重匮乏,这种人员分配不均现象影响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还有些高校的试点工作发展不平衡,没有将潜在的科研优势转变成现实优势,致使课余训练的质量始终无法有效提高。  二、课余训练改革对策研究  针对我国高校课余体育训练存在的问题,相关工作者必须尽快总结出应对措施。在总结研究应对措施时,相关工作者必须遵循学校课余训练的基本原则,从课余训练的质量管理、组织管理和教练管理等内容上尽量强化高校课余训练力度,我们应使用比较法、评估法、引导法和规范法强化高校的课余训练工作。  首先,高校应适当分析并安排课余训练的时间,制定一套系统性和科学性强的训练方案。体育训练应是一个

6、不断深化且循序渐进的过程,想要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其提高与完成训练标准必须有一定时间基础。根据运动规律,对于水平较高的运动员而言,要想提高训练成绩就必须每日坚持锻炼4个小时以上,而且应持续锻炼8年左右。如果训练时间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即便运动员的个人素质再好,其运动能力也势必会逐渐下降,因此,高校运动员除了应进行必要的训练外,还应有明确的训练方案做指导,合理规划运动员的课业时间与课余时间,从而最大程度的挖掘运动员的运动潜能。5  其次,提高运动员的课余训练水平和效果,高校就必须对训练项目的负荷量进行合理规划,应遵循运动员的生理机能特性,专门研究运动员的超量负荷运动能力,

7、设立多门超量负荷运动课,使运动员有选择性的锻炼自身素质,从而提高其运动能力。当然,运动员在课余训练过程中,其训练方式和训练手段十分重要,高校在制定训练方式和选择训练手段时,应结合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案,训练内容应符合运动员的个人生理特征,而后通过合理的训练手段全面提高运动员的身体机能。  再次,高校应做好基础性训练保障工作,应按照整体性和系统性原则,建立健全课余训练体制,对课余训练过程进行全方位管控,有效管理训练项目,做好训练损伤防护和监督工作。与此同时,还应做好运动员在训练后的体能恢复工作,充分利用各种现有资源,研究交叉学科训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