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文言虚词应摆正四个关系

复习文言虚词应摆正四个关系

ID:31272611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复习文言虚词应摆正四个关系_第1页
复习文言虚词应摆正四个关系_第2页
复习文言虚词应摆正四个关系_第3页
复习文言虚词应摆正四个关系_第4页
资源描述:

《复习文言虚词应摆正四个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复习文言虚词应摆正四个关系  文言虚词是高考文言文阅读题考查的一个较为固定的考点。文言虚词虽然数量比实词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所以,考生的得分率一直较低。为了使复习文言虚词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考生应摆正以下四个关系。  比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考生多注重意义,而不注重用法,这极易导致判断失误。因为“意义”是现代人按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所作的解释,同一意义,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表述;“用法”则不然,某一文言虚词在特定句子中的用法是遵循语法规则的,它具有稳定性。因此,文言虚词的“意义”是缘“用法”而生的。考生在辨析其异同时,应该遵循先“用法”后“意义”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化繁为简,绕开误

2、区,准确作答。  例1(2013年高考安徽卷第5题A项)  例2(2012年高考上海卷第18题D项)  例1加点虚词“因”,在上句中为副词,可译为“于是,就”,但在下句中为介词,可理解为“因为”。例2加点虚词“者”,都是助词,在上句中是用在形容词后面,组成一个名词性结构,相当于“……的人”,但在下句中作定语后置的标志。由此可见,虽然题干有“意义”和“用法”两个方面的考查要求,但题眼基本都设在用法的异同上。考生解题进展到“用法”的层次,正确答案就已基本明了,无须再在表述不一的“意义”4上耗时费神。  高考试题考查的文言虚词用法都是“常见”用法,基本没有触及词典中列举的冷僻的“特殊”用法。这一则

3、因为阅读浅易文言文遇到的文言虚词多为“常见”用法,二则因为文言虚词的“特殊”用法大多较难理解,使用范围也较窄,可以留待以后有必要时再进一步学习。为此,在学习文言虚词用法时,考生应该着力于“常见”用法,理清主干知识,力避“眉毛胡子一把抓”。请看下面对文言虚词“以”进行考查的四组高考试题。  例3(2013年高考广东卷第6题A项)  例4(2013年高考北京卷第7题A项)  例5(2013年高考天津卷第10题A项)  例6(2013年高考湖南卷第6题B项)  《古汉语词典》和某些高考复习资料所列举的“以”的用法多达17种,而现行高中语文课本中列举的“以”的用法只有两大类:一是用作介词,二是用作连

4、词。上述四组试题中,用作介词的为:例3上句、例4上句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3下句表原因,可译为“因为”;例4下句、例6上句均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译为“用”“凭”。用作连词的为:例5上句、例6下句均表目的,可译为“来”;例5下句表并列,可译为“又”。上述“以”的两大类五种用法均属于“常见”用法。它启示考生:无论是从浅易文言文的阅读实际来看,还是从高考考查的实际情况来看,对文言虚词用法的复习都应该紧紧围绕“常见”用法,切不可“四处撒网”,更不可“舍本逐末”。  近年来高考试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采用的都是“比较异同”4的题型,而且命题者所设计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选项都具

5、有“同中有异”的特点,探究其具体情况,大致有以下两种类型:  (1)句位相同,词性不同。  例7(2013年高考安徽卷第5题C项)  两句中的“乃”句位相同,都置于句中,但词性不同,上句中“乃”是连词(于是),下句中“乃”是副词(竟然)。  (2)词性相同,作用不同。  例8(2013年高考湖南卷第6题D项)  两句中的“之”词性相同,都是代词。上句中的“之”作指示代词,相当于“这”;下句中的“之”是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  从上述解析可以看出,正是因为有“同”,才具有干扰性;正是因为有“异”,才构成可比性。为此,考生在答题时,不仅要运用求同思维,善于发现例句中虚词用法的共同点,而且要

6、运用求异思维,仔细探求例句中虚词用法的不同点。其基本的思维流程应该是“看句位―辨词性―析用法―比语意”。  近年来高考试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采用的基本都是给出四组八个例句,每组内部两两比较,辨析异同的方法。为了降低难度,同时也为了把考生在中学学过的既有知识与考卷需要解答的新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用来比较的八个例句中,四句选自考卷文本,其余四句大多选自中学课本。选择课本例句时甚至考虑到句式上的完全相同。  例9(2013年高考山东卷第10题)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4  四组例句的后一句依次选自中学课文《鸿门宴》《陈情表》《六国论》《师说》。命题人这样做,旨在考查考生对课

7、本知识进行迁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课文是“知识基点”,它具有恒常性;选文是“实际语境”,它具有可变性。联结这两者的纽带是“迁移能力”。考生只有“以本为本”(以课本为蓝本),将中学课文中涉及的有关虚词用法的典型例句揣摩清楚,领悟透彻,打好厚实的“知识基点”,才能为“迁移”积蓄底气和实力,从而“以不变应万变”。  (责任编曾向宇)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