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272256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8
《保护幼儿从做好安全演练开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保护幼儿从做好安全演练开始 [摘要]幼儿园保教工作中,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是重中之重。为了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他们对危险情境的认识,幼儿园应经常开展安全演练,让幼儿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从而学会保护自己。 [关键词]幼儿;安全演练;有效;思考 下面是笔者在一次幼儿园火灾逃生演练中捕捉的几组镜头。 随着警铃的拉响,小朋友们在老师的有序组织下开始“逃生”。 镜头一:小班的典典不急也不慌,四处张望,毫无紧张感,嘴里呢喃着:“没关系,解放军叔叔会来救我们的。”一旁的小女孩蕊蕊吓得大哭,腿发软,动不了了。 镜头二:楼梯疏散中,老师时不时提醒:“慢慢走,
2、别推挤!”几个中班小朋友火急火燎地向前冲,嘴里喊着:“快!快!着火啦!”情急之中,手不免推向了前面的小朋友…… 镜头三:大班的疏散队伍中传出这样的声音:“别紧张,这是假的,不是真的着火!”孩子们若无其事地在老师的组织下疏散到安全地带。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有的孩子入戏产生了恐慌,有的入戏毫无自救能力,有的只是配合“演戏”。怎样让疏散逃生演练有效地开展,避免“走过场”的演戏,达到演练真正追求的效果?笔者认为可以做以下尝试。 一、演练前,详尽规划4 在筹划演练前,为避免演练造成“灾难”,幼儿园应有全面、系统的布置和安排。如:在开展的紧急疏散演练活动中,学校通过召开多次行
3、政会,对整个活动预案、疏散通道的安排、幼儿的表现以及特殊情况的处理等进行研究、探讨。在演练前期召开全园动员大会,要求保教人员事先熟悉自己的岗位和职责,保证了演练现场全体人员各司其职。 二、演练初,知识渗透 在演练前,对全体教师进行安全教育。如:教师必须知道报警电话是什么,幼儿园防火需要注意什么事项,如何有效控制管理好火源,火灾发生时应该有怎么样的状态,怎样紧急处理等。必要时,可定期开展试卷测查、安全常识抢答等活动,让安全常识熟记于心。 对于年纪小、安全意识薄弱的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直观形象的手段,如视频讲解、图画观看等,引导孩子懂得发生火灾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猫着腰
4、迅速地离开活动室,到达安全的地带;明白在安全疏散的时候,注意人身安全的重要性;学会在疏散时不拥不挤;学会自救的方法。安全逃生后,应积极寻求成人帮助,扑灭火源。 三、演练中,循序渐进 安全是实际的行动,不仅仅是活动;安全是有效的措施,不仅仅是材料;安全是具体的物质体现,不仅仅是标语口号!实实在在地演练才是关键。 为使幼儿真正掌握逃生技能,幼儿园每次的演练可分三次进行。 第一次演练:预知演练的具体时间点。 幼儿在教师的组织下等待“演练”4。演练前,教师向幼儿介绍相关的自护方法,告知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区等,集体熟悉逃生路线,习得基础性的逃生经验。最重要的是帮助幼儿(小班
5、幼儿易进入情景,产生惊恐情绪)做好心理准备,帮助他们克服恐惧。 第二次演练:预知演练发生的某一时间段。 主要培养教师的临场组织应变能力和幼儿自由活动或集体活动时的应急疏散、逃生能力。两次演练后,教师总结逃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幼儿商讨改进措施及注意事项。如:室外活动时遭遇歹徒可迅速跟随在场的老师逃生或找隐蔽处藏身;发生火灾时,暂时取不到湿毛巾,可以用衣服、手帕折叠捂住口鼻,迅速逃生。 第三次演练:无预知。 帮助幼儿掌握突发情况下的逃生技能。有了前两次的经验,这次的演练虽突然,但疏散过程中却能做到井然有序,有效地避免了“推挤”“无措”等现象。 四、演练后,总结分析
6、 每一次演练过后,老师必须组织孩子(中大班)讨论:在逃生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发现了什么问题?怎样可以做得更好?总结讨论分析中,孩子们能互相借鉴经验,发现问题,并尝试找出问题的症结和解决办法。 为了保证演练的“真实”,还可在现场营造“类灾难”情景,如:浓烟――火灾,桌椅柜子凌乱摆放――地震,蒙面歹徒――意外伤害等。这样的仿真演练活动能让孩子直观感受着环境的恶劣,感受着情况的紧急,学会遇事不慌张,不害怕,沉着应对。4 当然,面对不同的灾难采取的应对措施各不相同。但只有针对孩子的需求,生命的需求,脚踏实地地筹备和开展的演练才是真正实在的有效演练。 责任编辑沁砚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