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预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预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ID:31271789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8

培养学生预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_第1页
培养学生预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_第2页
培养学生预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_第3页
培养学生预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_第4页
培养学生预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_第5页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预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培养学生预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有些学生课堂参与性很强,踊跃发言,而有的学生往往不知道教师在说什么,启而不发,这正是学生不会课前预习的结果,也是亟须教师关注的地方。因此,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刻不容缓。只有学生具备了课前预习的能力,才能为课堂上问题的生成、探讨和解决提供迅捷的途径,同时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享受课前预习带来的满足感,激发学习兴趣,真正收获到学习知识的快乐。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以下几点做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强化预习的魅力,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  我曾向学生进行过一份关于“语文课堂学习”方面的问卷调查,从调查中发现:

2、学生最喜欢上课富有激情且知识面广的教师,最喜欢生动有趣、互动性强的课堂。要打造学生心目中理想的课堂,我认为必须向学生强调预习的重要性,强化预习的魅力,以期促使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开启收获知识的大门。5  于是,我常常顺着学生的情感需求,告诉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必要性。当然,学生会对我的引导存在一定的疑惑,所以我采取和学生一起上一节有进行课前预习的课文和一节没有进行课前预习的课文的方式。上完之后,我让学生总结比对,学生禁不住说:有预习做准备的课堂充满活力,同学们的思维火花得以点燃和碰撞,深挖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可以激发同学们更大的求知欲;没有课前预习的课堂,师生间、生生间无法互动,

3、全靠老师一个人的知识储备,毫无生气,如一潭死水,无法满足同学们的探究欲望,同学们对知识的渴求、对问题的看法也只能停在表面、浅层的理解而已。在尝试中,我让学生体会到了预习的乐趣,极大地激发了学生预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提升学生学习文本的效果  学生对课前预习产生了兴趣之后,这就要求教师交给学生预习的任务和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这样有利于排除学生预习的盲目性,帮助学生缩短找准学习目标的时间。针对班上的学生在预习能力上存在不同层次这一现象,我尝试采用“语文书”和“预习本”相结合的预习方法,试着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大胆质疑,逐步形成知识

4、体系。  我具体做了如下预习要求:1.语文书上完成如下预习任务:(1)在课文中圈画出课后“读一读,写一写”字词表中的字词,并结合课下注释或查字词典标出字音。(2)给课文各段标出序号,并标出你喜欢的字、词(形容词、动词、副词等)、句(景物描写、人物描写,比喻句、拟人句等)、段(有完整的故事、有精彩的描写等),并在旁边空白处做评点笔记。(3)在课文标题右边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2.预习本上完成如下预习任务:(1)抄写重点词语,生字需注音(结合课下注解和课后“读一读,写一写”)。(2)解词,一个词一行(结合课下注解和课后“读一读,写一写”)。(3)查找作者的相关资料和文章的写作背

5、景。(4)写一篇100字以上的读后随笔,写出自己在预习文本时产生的独特感受或共鸣点。(5)提问题。①你认为重要的问题是什么?②你感到困惑的问题是什么?5  3.小组合作预习法。学生在自主预习中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正是学生个人无法解决的。针对这种情况,我采用小组合作预习的方法,先让学生将自己的问题以书面的形式写到小组合作预习本上,再由小组成员合作探究、讨论,最后由小组长将小组成员的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答案,解决问题。采用小组合作预习法,能及时为学生个人解答存在的疑惑,满足学生个人急切解惑的心理需求,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为课堂的高效和灵动作好铺垫。当然,每一册

6、语文书都会编排不同体裁的文本,我在教学不同文本时,在大体不变的原则上,也会进行适当的调整,以期达到最佳的预习效果。  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教给学生预习方法后,在课堂上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能及时发现学生是否能准确、全面地解决生字词,是否能了解文本内容,把握文本情感,从而让教师灵活调控课堂,还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开展第二课堂,全面提升学生学习文本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课前搜集资料的习惯,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5  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教师为了节省时间,总喜欢一手包办,学生只等着在课堂上听教师的介绍,殊不知,这样抹杀了学生搜集资料,探究事实的兴趣,滋长了学生的惰

7、性。事实上,我们应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大胆地放手,给足时间让学生去亲身体验这一过程。对于一些课文的作者介绍、写作背景或与之相类似的文章,我都大胆地放手鼓励学生自己去搜集资料。学生可以通过翻阅报纸、上网查找或咨询家长等渠道搜集有关的文字、图片资料,有助于文本的学习,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如《化石吟》一课,我让学生查找有关化石成因的资料,帮助学生顺利解读课文。又如《藤野先生》、《最后一课》、《阿长与“山海经”》等文章,我让学生查找人物的相关资料,这样在拓宽学生对人物精神品质的理解和感悟的同时,学生的情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