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271474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8
《老教法,新尝试,构建高效语文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老教法,新尝试,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顾名思义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能够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并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高影响力和社会效益的课堂。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毋庸置疑,教的主体是教师,运用适合教法实施教学。 传统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灌输――接受”,学生处于被动状态;高效课堂采用新理念,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踊跃发言,谈感想、谈收获。新理念让学生在“听中学”、“看中学”、“想中学”、“议中学”、“演
2、中学”。这就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在交流中实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学生处于主动状态,教师在课堂上关注的是每一位学生,关注的是学生的一切,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高效课堂切实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了学生能力。 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做中学”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表演能力、合作能力;“想中学”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议中学”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答能力,“演中学”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这些能力的提高是潜移默化的。5 因此,高效课堂的构建,使原来死气沉沉的
3、传统课堂焕发了勃勃生机。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体现: 一是效率的最大化。也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受益量。主要表现在课堂容量,课内外学业负担等。二是效益的最优化。也就是学生受教育教学影响的积极程度。主要表现在兴趣培养、习惯养成、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与品质等诸多方面。 高效课堂的特点之三是――三动:身动、心动、神动;三学:肯学、想学、学会;减负: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高效课堂只有一个中心: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1]那么,这就在教法上对老师有很高的要求。 常用的教法包括
4、讲授法,谈论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课堂讨论法,实验法,启发法,实习法等等,其中有一些教法,在语文教学中是用不上的,而大部分老教法会导致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效率不高,在一年年的反复学习中,导致学生产生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双重疲劳,再想回到激发兴趣阶段重新启迪学生,那更是难上加难。迫于高中有高考的压力,语文又被学生列为“大副科”最后一类,想提升语文学习能力,希望渺茫。课改后出现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方法,但也存在一些弊端,例如,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为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
5、盲目地采用合作探究方式。以及有些问题需要的时间比较多,或问题难度较大,学生难以得到答案,导致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或者学生真正接受的知识性较少,只轻松乐呵地“玩”,走马观花地“看”。5 因此,我关注了一下老教法和新教法的异同和利弊,发现:新老教法都有很好的优势,可以适当整合,形成适合学情有效教法,老教法,新尝试。 一、活动法:张广祥的“在活动中学习《装在套子里的人》[2] 就是整个课堂教学都采用的是活动形式,也就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人都参与到课堂实践活动中来,完成对课文的学习。我在讲授这节课的同时,在方老师的分组活动的基础上又独创了几个活动:
6、(一)前方采访,后方把前方采访用DV拍摄下来的画面,小组内部筛选,做成《早间新闻》。 (二)勘查现场,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回家自己布景,把布景通过相片或者视频展示给大家。 (三)做个人物档案,仿照《档案》栏目,通过主持人进行讲解。 (四)找学生扮演文中重要角色,在非食品的《档案》栏目中,进行现场演示。 (五)模拟法庭审判,在探究问题“别里科夫究竟是谁害死的?”后,进行法庭审判,要求一些相关人士到场,并允许找律师辩护或者自主申诉。 不仅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的很好,还使一部分可能在知识上匮乏,但在剪辑、主持等方面有特长的学生也参与进来,最终取的所有人的
7、认可,比老师的口头赞美更能增强这些孩子的信心。 二、边读边画法:很多诗词散文里的意象都是绝美的,也是 学生无法直观感受的,大部分可以通过多媒体来展示,可是学生“动”5的少,所以,在诵读后或者简单理解后,学生可以到黑板上自主构图,再次回顾文本,可以几个人共同完成,也可以分部分完成。比如说《登高》一诗,景物描写实在是多,大部分景色又是学生见到过的,自己画出来,就会感觉比书上的简笔画更丰富多彩,也便于记忆,对于这类的诗文,也许画过了,就背诵下来了。 三、看图感悟法:很多文章中都有人物或者风景的插图,教学 时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完整而直观的插图,让学生去体会其中的内
8、容给自己带来的某种感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