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271013
大小:16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8
《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七单元 第22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练习 华东师大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束城镇深入贯彻全市扫黑除恶会议精神,强化措施,深入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第22课社会生活的变迁1.“再过二十年我们重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年青的朋友来相会》这首歌曲唱出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之情。我国在整体上进入小康社会是在()A.20世纪70年代B.20世纪80年代C.20世纪末D.21世纪初2.改革开放前,人们着装的主要颜色是()A.红色B.灰色、蓝色C.绿色和灰色D.黑色3.近几年来,人们开始追逐“绿色食品”,各大超市的“绿色食品”
2、更是琳琅满目,品种繁多。对这种现象理解错误的是()A.说明绿色食品等科学卫生的饮食概念日益深入人心B.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C.人们喜爱绿颜色的食品D.反映了人们在饮食方面从“吃饱”到“吃好”的变化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顺口溜最能说明这一点的是()A.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B.双手筑起两层楼,高档家电样样有,妻儿外出有汽车,吃喝穿戴属一流C.早晚喝喝菜粥粥,中午啃个窝窝头,一天三顿难见油D.缝纫机缝出新衣衫,自行车出门真方便,收音机听听大新闻,美观的手表看时间5.下边是小王同学收集的一张商品供应票,下列关于此供应票
3、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A.它是计划经济的重要反映B.说明当时的物价水平低C.可作为证据来研究南海经济史D.表明当时的食品供应紧张为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到扫黑除恶工作中来,束城镇通过由包片班子成员、包村干部、村书记召开各村群众大会广泛宣传动员、公布全镇扫黑除恶举报电话、邮箱和纪委举报等方式,增强人民群众通黑恶势力做斗争的决心,在全镇范围内营造了全民扫黑除恶的浓厚氛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束城镇深入贯彻全市扫黑除恶会议精神,强化措施,深入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6.下图反映的
4、社会现象出现在以下哪个时期()A.民国初年B.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C.新中国成立初期D.改革开放以来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粮食实行计划供应,凭证定量购买,粮票出现了。这一时期,除了购粮需要粮票外,其他生活必需品,如油、布、糕点等同样需要凭票证购买。甚至在重大节日还出现了节日补助票……材料二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柳村人只有很少的生活必需品,日常消费压缩到最低限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90%以上的村民住进了新房;村民娶亲用的“彩礼”也由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旧四大件”,变成了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新四大件”。材料三(
5、未来中国)不但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我们党和政府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1)材料一反映了人们物质生活中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2)依据材料二,指出大柳村人生活发生的变化。概述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3)结合所学知识和你的亲身感受,说说我们党和政府为了“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和“有保障”,采取了哪些措施。为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到扫黑除恶工作中来,束城镇通过由包片班子成员、包村干部、村书记召开各村群众大会广泛宣传动员、公布全镇扫黑除恶举报电话、邮箱和纪委举报等方式,增强人民群
6、众通黑恶势力做斗争的决心,在全镇范围内营造了全民扫黑除恶的浓厚氛围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束城镇深入贯彻全市扫黑除恶会议精神,强化措施,深入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参考答案1.C解析:《年青的朋友来相会》是20世纪80年代唱响于中国大地的一首流行歌曲,它反映出改革开放初人们对祖国美好未来的希望和向往。到20世纪末,我国在整体上进人了小康社会。2.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改革开放前,物资匮乏,人们只能穿灰色、蓝色,被称为“蓝灰色的海洋”。3.C解析:本题考查
7、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种植,施有机肥料,不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在标准环境、生产技术,卫生标准下加工生产,经权威机构认定并使用专门标识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而并非单指绿颜色的食品。4.B5.B6.D7.(1)现象:凭票证定量购买生活用品。原因:物资短缺;生产力水平不高。(2)变化:从贫穷到富裕。原因:改革开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实施“安居工程”;完善就业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以及医疗保险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