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调研·2016高考生物(新课标)一轮课时作业2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_设计

高考调研·2016高考生物(新课标)一轮课时作业2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_设计

ID:31230252

大小:419.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1-07

高考调研·2016高考生物(新课标)一轮课时作业2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_设计_第1页
高考调研·2016高考生物(新课标)一轮课时作业2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_设计_第2页
高考调研·2016高考生物(新课标)一轮课时作业2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_设计_第3页
高考调研·2016高考生物(新课标)一轮课时作业2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_设计_第4页
高考调研·2016高考生物(新课标)一轮课时作业2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_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调研·2016高考生物(新课标)一轮课时作业2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_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作业(二十四)一、选择题1.(2014·江苏)某医院对新生儿感染的细菌进行了耐药性实验,结果显示70%的致病菌具有耐药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孕妇食用了残留抗生素的食品,导致其体内大多数细菌突变B.即使孕妇和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感染的细菌也有可能是耐药菌C.新生儿体内缺少免疫球蛋白,增强了致病菌的耐药性D.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导致耐药菌形成解析抗生素并非导致突变的因素,即变异在前选择在后,抗生素对细菌只起选择作用,即A选项错误;细菌的变异与是否接触过抗生素无关,所以即使新生儿未

2、接触过抗生素,进入新生儿体内的细菌也存在抗药性的类型,故B选项正确。免疫球蛋白与致病菌的耐药性无关,故C选项错误。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时,将导致致病菌在体内的繁殖,耐药菌的形成是基因突变所致,与疫苗无关,故D选项是错误。答案B2.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不相符的描述是()A.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和基因重组都是随机的、不定向的B.种群间由于地理上的障碍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叫生殖隔离C.新物种的形成意味着生物能够以新的方式利用环境条件D.表现型与环境相适应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产生后代而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3、答案B3.生物的变异可以为进化提供原材料。下列关于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复制时碱基对的缺失会引起基因的丢失B.种群中控制某一性状的全部等位基因的总和称为基因库C.可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的前提D.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解析DNA分子复制时碱基对的缺失会引起基因的突变,而不会导致基因丢失,种群中所有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为基因库,自然选择只能决定进化方向,变异是不定向的。答案C4.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是形

4、成新物种的前提B.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图中A表示突变,为进化提供原材料,是变异的根本来源D.图中C表示生殖隔离,可以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产生后代解析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物种形成的三个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和隔离;生殖隔离是形成物种的必要条件,B表示地理隔离;A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生殖隔离是指自然状态下,两种生物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答案D5.假设某动物种群的基因库中,最初一对等位基因B、b的频率B=0.8,b=

5、0.2,若环境的选择作用使B基因的频率不断降低,若干代后基因库中B、b的频率B=0.3,b=0.7。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动物种群发生了进化B.该动物种群基因库中基因B、b的产生最终来源于基因突变C.该动物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就意味着形成了新物种D.在整个过程中,该动物种群中基因型为Bb的频率变化规律是先增大后减小解析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由于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该动物种群发生了进化;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即等位基因的产生最终都来自基因突变;新物种产生的标志

6、是是否发生了生殖隔离;该动物种群没有生殖隔离,没有新物种的产生;B基因频率与BB、Bb基因型有关,自然环境使B基因的频率不断降低,最初BB的频率是0.8×0.8=0.64,bb的频率是0.2×0.2=0.04,Bb的频率是0.32,若干代后BB是0.7×0.7=0.49,bb频率是0.3×0.3=0.09,Bb的频率是0.42;当B频率降到0.5时,Bb的频率是2×0.5×0.5=0.5;Bb先增大后减小。答案C6.(2014·北京)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引入初期强毒

7、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由此无法推断出()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B.毒性过强不利于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解析A项病毒侵染兔种群,一般抗性较强的个体会保留下来,抗性较弱的个体会死亡,病毒感染确实对兔种群的抗性起了选择作用;B项毒性过强的病毒容易导致宿主的死亡,那

8、么没有宿主病毒也不可能长期大量增殖存在;C项毒性过强或者毒性过弱都不利于彼此维持寄生关系而长期存在,中毒性病毒的比例升高并非是兔抗病毒能力下降,而是一个相互选择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D项蚊子充当了病毒和宿主之间的媒介,在二者的协同进化中发挥了作用。答案C7.(2014·广东)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矩(下图),花矩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B、花矩变长是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