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225829
大小:119.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1-07
《宋代中韩海路文化交流述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宋代中韩海路文化交流述略 摘要:宋代中韩经济、文化交流均通过海路进行。宋丽海路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有佛教交流、典籍交流、人员往来等。宋丽海路文化交流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也体现出几个特点,即宋商在整个宋丽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是文化交流的使者;入仕高丽的宋人在高丽传播了中华文化,并促进了高丽文化的发展,实现了民族融合;而宋丽间的双向文化交流推动了两国的文化共同繁荣。 关键词:宋朝;高丽;海路;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8-0178-04 一、宋代中韩海路交流路线与形成原因 宋代
2、与高丽保持着友好的外交关系与民间关系,官方往来与民间往来全部通过海路进行。北宋时期,两国的海上交通线逐渐由北南移,出现了一个空前发达的黄金时期。14 北宋前期,即元丰年(1074)以前,宋与高丽的往来航线基本上采用传统的北路航线,山东半岛为基地,中心港是登州(今山东蓬莱市)和密州板桥镇(今山东省胶东)。即从山东半岛的登州出发,向东直航,横渡北部黄海,抵达朝鲜半岛西岸的瓮津(今朝鲜海州西南的瓮津)。另一个出海口,从密州板桥镇起航,出胶州湾,东渡黄海,直航朝鲜半岛西海岸。而高丽往来宋则从礼成港起航,在山东半岛的密州或登州登陆,再陆行至汴京(开封)
3、。 然而,宋神宗熙宁(1068-1077)年间,宋与高丽的海上航线从北方转移到了南方,改途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远契丹”。当时,宋与辽处于南北朝对立局面中,且辽占攻势,宋居守势。考虑到登州、密州濒临辽境,发往高丽的船舶易受到攻击。于是宋元丰三年(1080),宋朝政府下令,凡“非明州市舶司而发过日本、高丽者,以违制论”。从此,北宋前往高丽的使臣,皆由明州(今宁波市)定海县出发,越东海、黄海沿朝鲜半岛西海岸北上,到礼成港口岸,再陆行至开京。高丽人渡海到明州,再入运河北上至宋汴京。至此,南路航线便成为宋朝与高丽往来的主要海上通道。南路路程比较险远,不大
4、容易往来,但如能利用季节风,也能快速到达。根据徐兢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记载,宣和使团从明州港出发,到达礼成港共计28天,回程时,自礼成港发舟,返回定海县,“凡海道四十二日”。回程较去程多用14天,是因夏季,多逆风,因而比去程顺风要困难地多。 宋代海上通路发达与特殊的历史背景、造船、航海技术、宋商密不可分。 第一,宋代由于与辽的对峙,宋丽的往来只能利用海路,宋代海路已成为重要对外交通路线。北宋期间,因契丹(辽国)雄峙于中国东北地区,阻断了宋朝与高丽之间的陆路交通,宋朝前期主要利用北方的海路,后期主要利用的是南方的海路。大多数的高丽求法僧都是
5、从海路往来的,他们搭乘的或是国使官船,或是公私贸易的商船。14 第二,宋代发达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是宋丽海路文化交流的保障。宋代造船业无论是规模还是制作技术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当时已造出万石以上的大船。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曾在明州造两艘巨舰,“一曰凌虚致远安济,次曰灵飞顺济,皆为神舟”,人称“万斛船”,此船“上平如衡,下侧如刀,贵其可以破浪而行也”。①此外,宋代航海人也掌握了当时世界上比较先进的航海技术,尤其是指南针的发明及其应用,为宋丽间的海路交通创造了客观条件。徐兢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就明确记述了船在大洋航行时,“视星斗前迈
6、。若晦冥,则用指南浮针,以揆南北,入夜举火,八舟皆应”。②这表明北宋末年指南针已在航海中广泛应用。 第三,由于陆路交通的阻隔,宋丽两国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在一定层面上受到了限制,但宋商不顾交通不便,不怕艰难险阻,频繁往来于宋丽之间进行贸易活动,即使官方断绝外交关系的年代,海路仍有宋商往来。 二、海路文化交流内容 1.佛教交流 高丽王朝建立之后对佛教采取了保护政策,高丽“国人好佛法”,仅“开成府有寺七十于区”。③宋朝建立以后修复寺院,皇宫内召集天下高僧,赐以紫衣,并遣僧侣去西域求法。由于宋朝皇帝的礼遇和重视,宋朝佛教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7、高丽为了发展本国的佛法,经常派使节请求宋朝赐佛教经典。宋太宗端拱二年(989),赠与高丽《大藏经》一部。淳化二年(991),高丽使韩彦恭转达高丽国王王治“求印本佛”的请求,宋太宗不仅赐以《藏经》,而且又赐以御制《秘藏诠》、《逍遥游》、《莲花心轮》。天禧三年(1019),高丽遣使者崔元信等入宋贡布求佛经,真宗则下诏“14赐经还布”。元丰八年(1085),宋神宗又特许高丽使者收买《大藏经》、《华严经》等佛教经典。④ 高丽入宋求法的僧人之中,义通、谛观、义天最为出名。义通(927-988),俗姓尹,字惟远,王族出身,晋天福年间(936-947)末渡
8、海入华,受学于螺溪义寂,为义寂首座弟子。义通留螺溪约二十年左右,名声大作,想以此教传于故国,于是于乾德间告别师友,准备渡海归国。值此之际,太师钱惟治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