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联盟]江苏省兴化市昌荣中心校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余角、补角、对顶角教学设计

[中学联盟]江苏省兴化市昌荣中心校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余角、补角、对顶角教学设计

ID:31212790

大小:60.9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中学联盟]江苏省兴化市昌荣中心校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余角、补角、对顶角教学设计_第1页
[中学联盟]江苏省兴化市昌荣中心校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余角、补角、对顶角教学设计_第2页
[中学联盟]江苏省兴化市昌荣中心校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余角、补角、对顶角教学设计_第3页
[中学联盟]江苏省兴化市昌荣中心校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余角、补角、对顶角教学设计_第4页
[中学联盟]江苏省兴化市昌荣中心校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余角、补角、对顶角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联盟]江苏省兴化市昌荣中心校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63余角、补角、对顶角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数学教学设计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作者:赵星慧(江苏省兴化市昌荣中心校)6.3余角、补角、对顶角(1)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图形情境中了解余角、补角的概念;2・拿握角、补角、对顶角的性质,并在解决问题时加以运用;3.经历观察、探索、推理、归纳等过程,培养探究学习的方法,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教学重点1.余角、补角的认识及应用;2.培养对平面图形的观察和认识.教学难点对知识的探求过程.教学过程(教师)学生活动设计思路情境引入:用一副三角板摆出图6-25,提问:图中与Z0的度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引出余角、补角的概念.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直角,那么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如果两个角

2、的和是一个平角,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1)(2)图6-25观察图形,积极回答问题.从简单的教具入手,得到直观的图形,引出概念.做一做1.填写表格,并思考问题,根据填写的内容归纳出一般规律:同一个角的补角与它的余角相差90°.Za的度数50°n°(0

3、样的角有余角、怎样的角有补角.练一练注意:1.互余、互补是指两个角之间的一种关系.2.互余、互补是指数量关系,与两个角的位置没有关系.A组B组C组学生能熟练地找到正确的答案,思考提出的问题,并用自己的语言归纳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判断:1.如果Zl=30°,Z2=25°,Z3=35°,那么Zl、Z2、Z3这三个角称为互为余角.()2•两块直角三角板中ZB=30°,Z£=60°,ZB与ZE互为余角.()通过这个小练习,让学生体会互余、互补,揭示了两个角之间的数量关系,与位置无关.在学习概念时要注意其实质・例1如图,如果Z1与Z2互为余角,Z1与Z3互为余角,那么Z2与Z3相

4、等吗?为什么?通过问题,进一步思考,发现知识中存在的规律.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推理论证的过程,熟悉推理证明的步骤和要求.解:Z2与Z3相等.因为Z1与Z2互为余角,Z1与Z3互为余角,所以Z2=90°-Zl,Z3=90°-Zl,所以Z2=Z3.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思考:如图,如果Za与Z0互为补角,Zee与Z?互补,那么Z0与Zy相等吗?为什么?解:Z0与Zy相等.因为Za与Z0互为补角,Za与Zy互为补角,所以Z”=180°-Zct,Zy=180°一乙g所以Zy5=Zy.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1.如图1,ZAOC=90°,ZB0D=9O°,则Z1与Z3的关系是,其理由是

5、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的运用,并要求学生知道其中的道理.两个练习是对知识的简单运用.2.如图2,Zl+Z2=180°,Z3+Z4=180°,若Z1=Z3,则Z2与Z4的关系是,其理由是■・知识运用:已知Za与Z”互为补角,且解:根据题意,可得Z^=Z«+30°,因为Zct与Z0互为补角,所以在简单的图形中进一步Za+Z/?=180°,即Za+(Za+30°)=180°,所以Za=75°,认识补角,并对角度进行计Z0比Zee大30°,求Za、Z0的度数.Z0=75°+30°=105°•算.知识总结:说说余角、补角的定义和性质.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用表格的形式对知识整理,便于学生区别、记忆,

6、是一种比较好的学习方法.图形数量关系Zl+Z2=90°Zl+Z2=180°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能力总结:1.学习了余角、补角的概念及其性质;2.经历“观察一一猜想一一说理”的认知过程,发展了对图形的观察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3.体会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试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归纳和总结•会对知识进行提炼,体会数学的思想和应用,将感性的认识升华为理性的认识.课后作业:课本P161练一练1、2、3.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