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初中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

论文:浅谈初中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

ID:31203897

大小:56.9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7

论文:浅谈初中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_第1页
论文:浅谈初中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_第2页
论文:浅谈初中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文:浅谈初中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任艳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教育理念,即人人数学观,它体现了数学的个性化特征: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数学学习上不是人人都能整齐划一地发展,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使人在学习上存在个性茅异,承认差异才能结合实际,承认差异才能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上发挥他的才能,获得他应该得到H能够得到的数学知识。遵循这一教学新理念,我们在初中数学作业中进行了分层设计,下面我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一.学生分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

2、实际情况要有充分的了解,根据学生的智力、基础和学习态度等,将学生大致分成三个层次:A层:基础、智力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欠佳;B层:基础和智力一般,学习比较自觉,冇一定的上进心,成绩屮等左右;C层: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方法止确,成绩优秀。对学生的分层应由老师掌握,不宜对学生公开,防止优生自满、差生自卑,尽量保护低层次学生的自尊心。这样分组的口的并不是为了给学生评出好屮差,而是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来掌握、了解自己所需的知识,给各层次学生的“递进”留冇阶梯。由于学生在一

3、个阶段的学习Z后,都会冇相应的提高或降低。因此,根据每个学生提高后所达到的新水平,我们就耍根据实际情况,对每个小组进行相应调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岀自己的潜力,不断进步。在大家努力进取的情况下,A、B组学生可以升到C组,对于个别退步的B、C组同学,可以降到A、B组来适应自己。经过一段时间后,同学们可以通过自己的现有的水平再进行相应调整。这样做使每位同学都充满了信心,懂得了要想争当最好的,只有时时刻刻努力,才能得到进层和提高。二.作业分层学生作业分课内、课外两类。课内作业全班统一标准,统一要求。这

4、是根据新课标的基本要求设计的,面向中等学生,差生经过努力也能完成。课外作业则分层设计。一是面向A层学生的放缓坡度题,也就是根据差生的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将难度较大的课后习题分解成几个小题或给予具体提示。这样,既缓和了差生学数学难的状况,切实减轻了差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又增强了他们求知的积极性。二是面向B层学生的巩固练习题,即是根据中等生设计的,一般指教材后的习题;三是而向C层学生的拔尖捉高题,即是根据优生学习水平和教材内容设计的要求较高、难度较大的题目。1、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作业要求。在数

5、学学习上不是人人都能整齐划一地发展,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使人在学习上存在个性差异,承认差异才能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使毎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上发挥他的才能,获得他应该得到月•能够得到的数学知识。教师在作业上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女口,七下《分解因式》作业设计: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1)I.4a3t8aa+24a=4a()j(2)(a—3)(3—2a)二(3-a)(3~2a);3・;其屮(1)(2)为必做题,(3)为选做题。英屮必做题要求A、B、C层次的学生都要完成,选做题允许

6、学生不全部完成。对于A层学生只要能止确完成(1)、(2)就可获得优秀,B层学生还能正确完成(3)也可获得优秀,而C层学生要全部正确完成这3题才可获得优秀。这样在学生习屮形成竞争意识,让A层学生体会到学有所得,让B层学生感到自己还有上升的空间,鼓励C层学生向更高要求努力。2、提供不同的作业内容,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知识结构和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提供不同的作业内容,供不同层次学生选择。如:七下学习《统计图》后,教师设计这样的作业:(1)到某路口收集某一时间内各种交通工具及人员流动

7、情况,然后制成统计表和统计图。(2)收集数据后,分别进行分类统计,并用三种统计图表示你所收集的数据。(3)根据统计图表分析出由于车辆类型杂、数量大、车速快,易造成交通事故,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法。此时学生心中充满了白豪感,切切实实地感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学生都对这项作业特别重视,亲自调查记录、实践。象这样的实践性的作业还冇许多,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经验,解决了生活小隐藏的数学问题。同时体现了明显的自主意识,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又如,北师大版九下学习《垂径定理》后,教

8、师设计这样的作业:A组:(1)下列图形是否满足垂径定理的条件,为什么?(2)00中若MN丄AB于点E,为直径,则=,二,=_O(3)已知。0中,弦AB的长为8厘米,圆心0到AE的距离为3厘米,求的半径。变式1:已知中,直径长为10厘米,弦AB的长为8厘米,求00到AB的距离。B组:(1)在半径为10厘米的圆屮,距圆心为8厘米的一条弦的长是(2)在半径为6厘米的圆中,一条弦的长是8厘米,则这条弦到圆心的距离是O(3)思考:应用垂径定理,A组题目中的(3)题你还可以怎样变化?请自编一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