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神经梅毒实验室检查探究现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神经梅毒实验室检查探究现状摘要:神经梅毒(neurosyphilis)是由苍白密螺旋体侵犯神经系统出现脑膜、大脑、血管或脊髓等损害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可发生于梅毒病程的各个阶段,往往是因为早期梅毒未经彻底治疗,常为晚期(III期)梅毒全身性损害的重要表现。本文就神经梅毒的研究现状、临床诊断依据、实验室检查进展等方面进行总结性探讨,为其临床研究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关键词:神经梅毒;实验室检查;研究现状1神经梅毒的临床诊断神经梅毒是梅毒螺旋体感染神经系统导致的神经病变,可发生于梅毒的任何阶段,包括早期梅毒[1,2]。神经梅毒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
2、检查等。其中血清及脑脊液的相关指标因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及敏感性,所以被广泛用于神经梅毒患者的诊断。2神经梅毒的实验室检查2.1血清抗体检测神经梅毒因其具有一定的隐匿性,诊断时需先行血清检查,血清检查明确感染梅毒后可行相应脑脊液检查.由血清诊断为梅毒,目前主要有非特异性抗体实验方法及特异性抗体实验方法。经由血清诊断为梅毒后,结合临床及其他实验室方法,可进一步诊断有无神经梅毒。2.2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美国CDC制定的神经梅毒诊断标准认为:CSF淋巴细胞210X106/L,蛋白量>500mg/L可辅助诊断神经梅毒;如果CSF-VDRL试验阳性可明确诊断为神经梅毒[3]。但是神
3、经梅毒的临床表现多样,且病毒性脑膜炎等均可使CSF中的淋巴细胞和蛋白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VDRL检测的是体液中抗心磷脂抗体(即反应素),由于反应素并非只存在于梅毒患者体内,风湿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均可能出现阳性,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低。2.3PCR检测通过梅毒螺旋体DNA扩增检测病原体,可用于检测神经梅毒,目前PCR检测试剂多选择梅毒螺旋体内比较保守,特异性好polA基因、TPN47基因或TPN17基因中某一基因作为检测靶标[4]。但由于驱梅治疗过程中产生基因突变的梅毒螺旋体的出现,这三个位点的基因检测并不能准确反映梅毒患者的真实感染状况,故临床意义并不是特别大,目前仍
4、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2.4脑脊液梅毒特异性IgM抗体FriedrichF,GeusauA,GreiseneggerS认为CSF中的梅毒特异性IgM检测将有助于神经梅毒的诊断[5],但目前仍然缺乏完全充分的循证医学的证据来说明检测到的IgM—定是由脑脊液梅毒螺旋体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而且存在窗口期的问题,梅毒特异性IgM神经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仍然有限,临床应用特异性不足。2.5IgG指数TjernbergI,HenningssonAJ,EliassonI提出: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中枢神经系统内可以发生很强的免疫应答从而导致细胞和抗体介导的免疫损伤,脊液中免疫球蛋白水
5、平将有不同程度的增高,IgG指数是判断鞘内IgG合成最常用的方法,可排除血浆IgG水平与血脑屏障破坏对脑脊液IgG水平的影响,故较为可靠,正常IgG指数应小于10[6]o欧洲CDC梅毒指南指出,IgG指数作为神经梅毒的实验诊断依据,是一项比脑脊液蛋白更有意义的指标[7]。但其他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如多发性硬化也会有IgG指数的增加,其特异性较低,因而诊断价值不高。2.6兔感染实验(rabbitinfectivitytesting,RIT)BasemanJB,NicholsJC,RumppJW进行了一项兔感染实验(rabbitinfectivitytesting,RIT)[
6、8],其灵敏性远远高于PCR扩增,无疑是检测梅毒螺旋体感染的最敏感、最准确的试验。然而,兔感染试验操作繁琐,往往要6个月时间才能得到最终兔睾丸炎症结果,临床应用可操作性不强。但其在验证梅毒传染性方面具有高灵敏、高特异等优势,因此在实验研究阶段可作为诊断的”金标准”。神经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侵害神经系统所造成的一组症候群,早期产生神经功能障碍,晚期则产生不可逆的器质性损害和严重的功能障碍,甚至会危及生命,即使治疗也不能挽回神经系统不可逆性损害的局面。尽管实验室指标加权组合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还不高,却给神经梅毒的诊断方法的探讨提供了新的思路。参考文献:[1]Timmerman
7、sM,CarrJ.Neurosyphilisinthemodernera[J]JNeurolNeurosurgPsychiatry,2004,75(12):1727-1730[2]ZetolaNM,EngelmanJ,JensenTP,etal.Syphilisintheunitedstates:Anupdateforclinicianswithanemphasisonhivcoinfection[C]MayoFoundation:[3]WorkowskiK,MayoClinicProceedings,2007:1091Berm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