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转变

ID:31195727

大小:61.1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7

上传者:U-991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转变_第1页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转变_第2页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转变_第3页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转变_第4页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转变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角色的转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论《离骚》的政治隐情〈一〉《离骚》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际遇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诗人。名平,战国初期的楚国人。他生活在楚国出强盛走向衰落的怀王和顷彖王时期。年轻时曾得到楚怀王的信任,做过楚国的左徒(官名),参与国家大事。他学识广博,有远大的政治理想。为了统一中国他积极主张对内任用贤能,修明法度,富国强兵;对外联齐抗秦,但由于他的政治主张和活动触犯了腐朽贵族的利益,受到诬蔵和排挤,被昏庸不察的怀王免职流放到汉水北部。楚都郢城被秦军攻陷,他看到祖国山河破碎,痛感国家政治黑暗,自己的理想无法实现,于农历五月五日,怀着满腔忧愤,投汨罗江自杀。⑴《离骚》抒写了屈原的政治理想和遭遇。说到政治理想,他一心想让祖国独立富强,统-长期分离的中国,达到所谓的唐虞三代Z志,实现所谓的“美政”,但是,楚国的现实并不允许屈原把白己的美好理想,变成名垂千占的历史业绩。“七雄割据”的分裂局面,严重阻碍了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因此,结束这种分裂局面是历史赋予当时诸侯王的艰巨任务。但是,一切都不如他的所愿。诗人在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过程中遭遇到很多的挫折。在那时,兴办教育为国家培育人才也是他的一个主张,但由于诗人的特立独行,立即引起世间庸人的馋毁,从而使诗人再一次遭遇挫折,陷入孤独绝望境地的他内心深处进一•步展开,矛盾、彷徨、苦闷与追求理想,以及灵魂搏斗的过程。(二)创作背景“帝高阳Z苗裔兮,朕皇考F1伯庸。”(《离骚》),屈原的王室出身使其无比自豪,但在天下的思想以及达则兼济天下的抱负是其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了振兴国家的重任。他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当因小人谗言被放逐后,英心屮所思依然是“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离骚》向及兴国的责任心终使其将自己的命运系于国家的命运上,与国家同生死,共存亡:《离骚》于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而最终贬逐的遭遇。“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 之数化。”屈原既忧时光的流失,君王不及建功立业。又伤国君没有信用,弃贤用恶。⑵<-)《离骚》的象征手法(-)《楚辞章句离骚经序》认为《离骚》以香草美人来象征人格和君臣关系,是对《诗经》比兴手法的继承和发展。一般说来,香草通常被屈原用来象征自己的品质和修养,而美人意象大多是屈原口拟。用以向楚工陈述忠爱之心和被遗弃的哀怨。用婚姻爱情來象征君臣关系,那时君臣之间的关系不是平等的,他们之间的区别是很大的。他用爱情失败和背离的痛苦来象征君臣乘违的现实,使得诗歌有着更深厚浓郁的抒情意味,更加忧怨悲愤。《离骚》中的香草和美人意象,相互支持,共同营造了一个浪漫而悲愤的抒情意境,使得诗歌更加牛动(-)《离骚》中的求女,也是一-种象征的手法。诗人即没有说其用意,人们也只能从前后文的联系和情理的推测去判断,这是很难得出结论的。笔者比较赞同“求贤”Z说。“哀高丘Z无女”,是忧国忧民的感情。由此引起了下文的求女。三次求女失败,情况又各不同。第一次是所求非贤,第二次是为他人先得,第三是媒绝路阻。在求女失败Z后,又回到对现实的指控:“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这似乎是由鸠言不好、雄鸠鸣逝、理弱媒拙引发的感慨。⑷〈三〉《离骚》的政治隐情1、时代背景屈原的时代,是法制主张者同反动的封建集团在政治上矛盾冲突的时代,屈原是以一•个高洁的、爱国的政治活动家,由于主张法制而同楚国的封君集团展开了政治斗争。在封君集团的排挤和攻击下,屈原的政治前途终于断送了。⑸屈原所写《离骚》是同楚国的现实息息相关的。在七雄纷争、各国存亡处于紧要关头的年代。诗人的理想就是把祖国推上富强的道路,但是楚国又处于当时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人变革时期。⑸诗人为真正达到这一冃的,还突破了贵族阶级的极限。那个时候是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年代,老百姓是在他们的掌控Z中生活的。⑺2、政治隐情 (1)悲苦时高歌一节《离骚》,千古的志士泪涌如潮,那浅浅的一湾汨罗江水,灌溉着天下诗人的骄傲!《淡水河边用屈原》,收在《舟子的悲歌》用追述示现的手法,想象屈原这位“千古的志士”,遭放逐后,行吟江畔,形容憔悴地高吟着《离骚》,而“泪涌如潮”屈原把满腔的“悲苦”,写入《离骚》,吟咏之间,不禁“泪涌如潮”。把流泪夸张地说成如潮水涌涨,这譬喻正为了衬托屈原“悲苦”心境之“大”。这“大”并不等于“多”的意思,它是大胸怀与大气魄。因为他心屮的“悲苦”,不是悲己怀才不遇,而是苦天下之大悲。这大“悲苦”才是屈原伟大之所在。&楚国的政治及其腐败,没有一个当权的人来整治。他内心深处及其痛恨那些达官贵人,他们不考虑国家的安危,整天贪图享乐。诗人看到这样的场景,想挽救国家,但又没有重用他的达人,因此,他著《离骚》来隐含自己的政治抱负。(2)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垂要地位,影响深远。他曾任左徒之职,主持过楚国的变法,促成过六国合纵,令楚怀王为合纵长。司马迁:“为楚怀王左徒。搏文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创政治才华出众,在楚国政坛曾显赫一时。但是他在政治上却是失败的,政治主张无法实施,最后自投汩罗而死。本文主要论述屈原政治失败的原因:1•屈原政治理想高远,曲高和寡。2.屈原的立场坚定,从不妥协,势单力孤。止是以上两方面因素,使得屈原不被理解,非常孤独,导致了政治的失败。(3)屈原以忠信见疑,忧愁忧思,而作《离骚》。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他屈原忧国忧君、自卑不幸,内忧自己不能见用、抱负难展而充满委屈;外忧君壬糊涂、群小得志而强敌压境,故“离骚”即为遭忧之意。按当时战国的情形,留在楚国不是屈原的唯一选项,当时的丄•人存在多种选择的可能性,他们可以到各个诸侯国去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屈原为什么选择留在楚国,有人认为他是楚国的贵族,楚国的存亡与他休戚有关,如黄维章《楚辞听直》就有这样的说法:“溯所自出,明为宗臣,休戚存亡,谊佛获避,与后人袭套叙姓不同。”⑴钱穆认为,在中国古代始终抱狭隘的国家观念的只有屈原一人,而大部分的知识者的国家的观念则相当的淡漠。财《离骚》无论在表现诗人的现实遭遇与精神遭遇时,始终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这种自我中心主义与现实社会发生激烈冲突是必然的,即便诗人最终选择了留在楚国,但他始终找不到个体牛存的时空, 因而屈原的国家观念只不过是自我中心主义的扩大化。丽3、影响《离骚》对后代的影响是广泛的、深刻的。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离骚》形成一种具有民族风格的传统,作为一个独立自足的人文元素,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源头。(⑷如《圣经》之于西方文明,《古兰经》之于伊斯兰国家,《吠陀》之于印度。这些源头件的作品融入后世人的显意识和潜意识屮,左右着人们的情感、思想和行为。《离骚》就是这样一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悠久影响的经典作品。丽今天我们纪念屈原的一个重耍原因就是耍弘扬他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千百年形成的对祖国、对人民的最深厚情感,是中华民族文化最深焊的根基所在。他的作品和他的牛平,构成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传统精神,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根之所系、基石所在。今天的中国不仅需要大量优秀的人才,更需要成千上万富有高尚爱国情操的仁人志丄。21世纪的今天,我们仍然耍高举这面爱国主义的大旗,培育全民的爱国情怀和爱国Z心,早日实现屮华民族的崛起和腾0。求索特神应为全社会弘扬“在当今许多人只注重眼前利益、心态浮躁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通过纪念活动,发掘和倡导屈原的人格精神和原创精神。”[161结论屈原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一面伟大旗帜。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何念龙说:“在对屈原思想情感的评价上,‘爱国主义’是一个现当代人使用频率很高的词,上枇纪80年代初,有人曾对屈原的爱国主义提出了不同看法,引起较为热烈的反响,但最终仍得以肯定。”问他认为,虽然屈原当时所爱的“楚国”与现在的中国并不是一个概念,或者说当时的屈原尚仅是一种"宗国计青结,但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他坚贞不渝的爱国情怀仍然是数T•年来屮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文化原型与精神典范。3屈原的爱国和忧国忧民,不是停留在一般信念和文字上,而是与他的“九死不悔”的献身精神结合在一起。3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顾久幸和何念龙等专家认为「'吾不能变心而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阪屈原坚持真理,不畏艰辛的人格精神,不仅值得今人效仿和学习。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个人独立创作时代的开创者,他创作的楚辞开创了一种新的诗歌文化传统,让文学真正成为作家心灵枇界的展示,这种原创精神对后世的影响,无论 是从文学角度,还是对文人所产生的影响,都是有划时代意义。注释[1]扬马胜.历代爱国诗文选・6-7[2]段海蓉•北征与离骚之比较与启示.2002.23[3]李金善•谈离骚香草的象征意义.58-60[4]郭维森.屈原评传.选自中国思想家评传从书.南京大学出版社122[5]钦立.屈原离骚简沦.选自辽宁人民出版社.1[6]钦立.屈原离骚简沦•选自辽宁人民出版社.59[7]郭维森.屈原评传•选自中国思想家评传从书.南京大学出版社.210[8]郑祯玉.屈原与苏轼:不朽的江神——析论余光中对屈原与苏轼的形象塑造.云梦学刊,2010(01).44-50[9]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73.2481[10]游国恩.离骚纂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4[11]陈子展•楚辞直解•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4[12]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8.41[13]刘士林•中国诗学精神•海南:海南出版社,2006.77[14]游国恩.离骚纂义,中华书局,1980年版56[15]扬伯峻•中华书局,1990版[16]王德华.论屈骚精神对当代的启示: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1)[17]熊任望.《哀郢》缘何而作.河北人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03)[18]周建忠•屈原考古新证.上海师范大学:2004.98[19]王德华.论屈骚精神对当代的启示: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1)[20]何念龙•楚国的文学•华中师范大学教授,2001.121 参考文献[1]•黄灵庚:《离骚》:生与死的交响曲[J];中国诗歌研究;2003年00期[2]・李建军:试论《诗经》宗教文化的族群特色[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3]・李俊:楚咅乐文化研究20年(1983-2003)[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4年04期[4].鲍红:《离骚》“求女”喻意五说得失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5]•刘树胜:《离骚》题旨别解[Jh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6]・王海兴:2004年楚辞研究综述[A]:中国楚辞学(第十辑)——2007年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三)[C];2007年[7]•李金善:《离骚》“滋兰树蕙”证解——也谈《离骚》香草的象征意义[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8]•志瑛:屈赋“动•名•之•形”句异解[A];中国楚辞学(第二辑)——2002年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2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