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转移视域下的思想政治灌输教育效能研究

知识转移视域下的思想政治灌输教育效能研究

ID:31191950

大小:10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7

知识转移视域下的思想政治灌输教育效能研究_第1页
知识转移视域下的思想政治灌输教育效能研究_第2页
知识转移视域下的思想政治灌输教育效能研究_第3页
知识转移视域下的思想政治灌输教育效能研究_第4页
知识转移视域下的思想政治灌输教育效能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知识转移视域下的思想政治灌输教育效能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知识转移视域下的思想政治灌输教育效能研究  摘要:利用组织学习理论,创造性地提出基于共享知识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灌输模型,指出共享知识是思想政治教育灌输效能及其创新的关键因素之一,并依据关系模型,指出基于共享知识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灌输方式:即通过说服性传播实现直接沟通;利用移情机制进行意识形态与道德观念的传递和渗透;运用社会网络形成自培机制的知识地图策略。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共享知识灌输移情机制  【中图分类号】G411  1引言  如果一个阶级能够使本阶级的思想、观念等转化为一种为全社会普遍接受的公共文化和意识

2、形态,这个阶级的政治统治就是相对稳固的。[1]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说,是把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和规范等灌输给每一个社会个体,使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1]列宁曾经反复强调过,马克思主义"不可能在工人中自发产生,而只能实行灌输"。[4]列宁这一思想对我们当前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教学自然是适用的。[5]然而,当前对于灌输理论却存在着各种质疑之声音。[6-8]当然,进行灌输的教育最终要通过被受教者的内化、外现才能达到目的,内在的处理灌输教育信息的过程,同时也是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疏导的过程。[9]"理论

3、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0]7,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掌握灌输的方式,找到打开达到教育效能的"宝藏之门"。  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过程实际上是知识(意识形态、道德规范、教育理念)的转移过程,知识转移是指组织通过不同渠道转移知识,实现组织知识共享,从而有效利用现有知识的过程[1];而灌输的过程,就是将真理(科学理论)给予对象,使其接受、认同、内化并在思想情绪上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其实质是一种信息输出-输入的双向活动。"灌输"应是正确的目的、科学的内容和行之有效的"灌输"艺术的统一体。因此,从某

4、种意义上说,灌输是思想政治理论的有效形式,它强调教育者为主导、受教育者为主体的信息教学双边活动,灌输的成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灌输者的愿望和灌输量的投入,而是取决于灌输对象,对灌输内容的接受认可,取决于灌输的艺术。[11]在灌输活动中,知识转移与受教者接受是并行和紧密相关的。  近年来,社会网络理论、组织学习理论特别是知识转移理论在组织内外与个体学习效率上具有较强的理论解释能力,[12,13]所呈现的渗透力对于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理论创新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4]因此,探索知识转移与思想政治教育灌输方式

5、及其效率的内在关系,有利于从组织学习理论的角度采取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与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不断创新。[15]  2共享知识、对象特征与灌输方式的关系7  从社会学角度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灌输过程是一种社会隐喻的表达活动,[16]这种活动的能力取决于一定的社会制度与社会力量。社会隐喻把灌输教育"硬"强制性表征为潜在的、渗透式的"软"强制教育活动。而学习理论则把灌输教育的路径设定为:知识转移过程中知识吸收与创造依赖于所识别的知识活动路径。[17]。因此,调节"共享知识"可以有助于提升灌输教育的效率。  共享知识是

6、指教育者与接受者所共有的背景与知识基(knowledgebase),共享知识在知识转移过程中发挥两个基础性作用[18],即调节知识转移效率与改进学习能力。从灌输的过程来看,教育者与受教者之间的知识转移与接受能力受共享知识结构的影响,发生在双方的多个层面上,并且呈现出不同的形式。首先,共享知识能够促进教育者发现有价值的信息,吸收受教者的回馈信息,调整灌输方式,共享知识在灌输活动中扮演"社会心理过滤器"的作用;其次,信任是意识形态与道德规范传递与学习的助力器,其促进观念的流动与扩散,从而使组织有可能通过共享知识来调整受教

7、育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同时进一步扩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共享知识培育了双方的价值认同感;最后,由于共享知识确立了主客体之间的知识距离,因此具有共享基的差异化演进能够不断推动灌输的实践方式、运行机制、内容体系和主客体认知等多个方面的创新。所以,共享知识是思想政治教育灌输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7  思想政治教育灌输过程是社会活动的伴随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者之间协同演化的过程。在灌输过程中,教育者在本质上一直努力地试图对教育理论、灌输方式进行螺旋式改进,即不断进行机会获取、动机产生、能力形成与

8、目的达成之间的循环,灌输及其灌输内容总是在知识源语境、共享知识以及接受者情景之间流动。这就说明注重共享环境下的灌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图1)  图1基于知识共享的灌输机会、能力、动机与效果影响路径  3共享知识与灌输教育实施效能的关系  就灌输的过程来看,一开始就需要识别所实施内容的特征,目标与对象,并通过社会隐喻的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