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语文的有效阅读

谈谈语文的有效阅读

ID:31190899

大小:10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7

谈谈语文的有效阅读_第1页
谈谈语文的有效阅读_第2页
谈谈语文的有效阅读_第3页
谈谈语文的有效阅读_第4页
谈谈语文的有效阅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谈语文的有效阅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谈语文的有效阅读  传统的阅读教学观认为,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就是知识较丰富的教师运用一定的阅读技巧教授知识面较窄的学生如何分析解剖教材的过程,是有意无意地着力于“灌输中心的教学”――强调训练、教学控制和教学定型化(划一化)的阅读及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图”,旨在按照教师预设的逻辑顺序为学生铺就学习之路的教学模式。阅读教学的效果决定于学生是否有良好的基础。这种阅读教学模式是受到前苏联凯洛夫教育学思想的影响,它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而阅读教学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受到了冷落和忽视。

2、这种阅读教学在强化知识、技能的同时,从根本上失去了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人文关怀,从而使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前苏联《教师报》曾经批判凯洛夫教育思想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因为它抽去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要素,是“唯技术主义”的标本。  与传统阅读教学观念不同的是,有效阅读教学强调的是“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与价值观三个目标的和谐共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阐明:“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

3、整体提高。各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因此,语文有效阅读教学强调,既不能离开了阅读教学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去求得阅读教学的知识与技能,也不能离开了阅读教学的知识与技能去空讲阅读教学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阅读教学的“三维目标”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

4、整体。  “三维目标”和谐共融是发展性阅读教学的核心内涵,是新课程推进素质教育的体现之一,这突出表现在:第一,把阅读教学的过程和方法视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从而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高度突出了阅读教学的过程、方法的地位。也就是尽可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探索等行为来获得知识,让知识结论与过程有机结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第二,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及时关心学生的情绪生活和内心体验,努力让课堂阅读教学的过程发展成为学生的一种愉快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这种对学生的情感生活和道德生活普遍关注是传统

5、的以传授知识为本位的阅读教学模式所难以想象和企及的。  对于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新课程专家余文森教授在《“三维目标”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中国教育报》2007年4月20日第6版)一文中说得明白:“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而不是三种目标,就像一个立方体的长、宽、高一样。首先,“三维目标”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统一指向人的发展。其次,“三维目标”6是交融互进的。相对于人的发展这一总体目标,任一目标都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优先发展,缺失任一维度都无法筑成

6、完整的人的发展的金字塔。其次,“知识和能力”目标只有在学习者的积极反思、大胆批判和实践运用的经历过程中,才能实现经验性的意义建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只有伴随着学习者对学科知识技能的反思、批判与运用,才能得到提升;而“过程和方法”,只有学习者以积极的情感、态度为动力,以知识和能力为适用对象,才能体现它本身存在的价值。在这篇文章里,余文森老师入木三分的指出了有效教学的三维目标的和谐共融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

7、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所谓“体验”,也叫体会,是用自己的生命来验证事实,感悟生命,留下印象。体验到的东西使得我们感到真实,现实,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使我们可以随时回想起曾经亲身感受过的生命历程,也因此对未来有所预感。具体到阅读教学上,体验是让学生直接接触阅读材料,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内心需要出发,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动眼,动口,动手,动心,诵读

8、,联想,想象,凭借直观直觉设身处地、入情入境地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切身感受,仔细体味,深入揣摩,全身心投入文本之中,走进作品的生命,亲历阅读实践活动。荀子在《劝学篇》中强调:“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这与我们所说的体验内涵相通。  所谓“感悟”6,是指人们在接触外部事物后有所发现、有所感触而领悟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的心理现象。阅读教学中的“感悟”是学生凭借对教材文本语言及其语境的直感,获得某种印象或意义的心理过程,是只可意会,而不是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