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设计问题串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设计问题串

ID:31184330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设计问题串_第1页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设计问题串_第2页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设计问题串_第3页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设计问题串_第4页
资源描述: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设计问题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设计问题串  摘要:“问题串”应根据教学目标,以核心问题为中心,设计出那些富有启发性、激疑性、指向性、逻辑性的问题,提问的语言应该言简意赅、精炼到位。本文通过对教学案例片段的反思,着重分析了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设计“问题串”。  关键词:物理教学;问题串;案例片段描述;反思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5-070-1  物理教学中设计处理好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时提出的问题,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物理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设置问题、如何通过一系列问题实施有效引导就成为新课程课堂教学

2、中十分重要的问题。下面结合实例,就物理教学中如何设计“问题串”进行一些探讨。  一、案例片段描述  1.《重力》课堂观察数据  从学生回答情况看:需学生回答的18个,齐答10个,不必回答的11个。从问题思维水平来看:(见下表)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该老师一节课提问39次,平均一分钟一个问题,且有五分之一的问题学生不必回答。这样高频率的提问,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十分有限,学生的思维得不到锻炼,其问题的价值就十分有限。4  从思维水平来看,教师虽然课前做了精心的准备,但由于缺乏对问题预设的整体考虑,使得课堂上的提问显得多而凌乱,缺乏逻辑性,随意性很强,其所提问

3、题的思维水平也就普遍较低。  2.《液体压强》问题串  问题1: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杯子对桌面有压力吗?压力的大小等于什么?如何计算杯子对桌面的压强?目的:复习压力压强概念,计算方法,为引入液体压强做好铺垫。  问题2:杯中的水对杯底有压强吗?对杯子的侧壁有压强吗?如何证明杯中的水对杯底、杯的侧壁有压强?目的:固体对支撑面的压强可以通过支撑面的形变显现出来。  问题3:在刚才的实验中你还看到了什么?你认为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目的:以“将水倒入以橡皮膜为底的容器内,橡皮膜逐步向下凸起”实验为例,这一问题是对前一问题追问,是为了使学生对观察到的现

4、象的表述更加全面。学生会由“随着水的深度增加,橡皮膜突起更明显”这一现象提出“液体压强大小与深度有关的猜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还会提出其他猜想。本问题也是本节课的核心问题。  问题4:如何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应采用什么方法?  问题5:如何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方向的关系?应采用什么方法?  问题6:如何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采用什么方法?  目的:问题4到问题6,是对问题三的深入追问和细化探究。在这三个问题的指引下,学生通过讨论、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分析数据、交流合作等,最终得出结论。4  通过本例我们可以看出,在课堂教学中预设“问

5、题串”,就是要让教学有一条主线,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和探究,使教师的教始终围绕学生的学而展开,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问题意识,改变教师“满堂灌”的作风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的状态,积极主动地去思考,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接受。  二、反思  1.利用“问题串”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引导性提问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知道什么或者能够做什么,并帮助学生学会共享探究活动中的信息。教师在设置和应用“问题串”进行提问时,要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推动学生进行集体或独立的探究活动。所提出的问题需要学生通过信息的处理

6、和加工,改变信息的形式或组织结构,应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形式来回答问题。不能简单要求学生叙述所获得的信息,而要尽可能把目标转向培养学生获得信息的潜能。  2.通过“问题串”识别学生的反应。教师如果成功地引导了学生的回答,那么,就在一定程度上识别了学生的反应。识别学生的反应不是逐字逐句地重复学生的话,教师应该把学生的评论引入到课堂讨论,让学生了解、共享他人的观点,实现学生对自己元认知策略中漏洞的弥补。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环节中不仅仅是要提出问题,还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恰当的点评。  3.利用“问题串”4有效指导学生理解探究活动。问题教学的目的在

7、于使学生不断达成最终的学习目标,因此,应用问题串进行探究教学的第三步就是要在前两步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有效指导,学生逐渐发现事物或事件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挑战并扩展对概念的理解,使学生形成更深刻、更广泛的理解,逐步构筑自己的认知和元认知策略,提升探究技能。在这一阶段,教师给学生提供合作的机会,让他们讨论当前的理解,陈述自己的解释并为它辩护,使学生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就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来看,这是最后的,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因为,这一步可以引导学生学到活动的精髓,这也是达到最终学习目标所需要的。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