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ID:31180991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_第1页
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_第2页
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_第3页
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_第4页
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摘要】课堂提问作为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贯穿始终,它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双边活动,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起到的促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结合实际教学经验,笔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望能给同仁一些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类型有效策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是教师信息的输出并获取信息反馈的重要途径;是沟通师生情感的主渠道;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自行发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怎样设计的问题,关键是找准问点。  一、课堂提问的类型  第一类是集中注意型,目的是集中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使“教”与“学”保持一致

2、。如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时,出示挂图,提问:图上画了些什么?你能说出这些动物各有几只?使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挂图上的动物只数,有助于教师顺利地贯彻教学意图。  第二类是抽象概括型,目的是帮助学生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为推导公式和法则服务。如教学“9的乘法口诀”时,引导学生比较9x1=9、9X2=18……5等九个乘法算式的异同,并提问:被乘数都是9,乘数依次增加1,积有什么变化?自下往上看,又怎么变化?刚才我们发现的规律,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来?这样问有利于学生掌握其中的规律,帮助他们内化所学的知识。  第三类是开发能力型,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运用知识去

3、解决问题。如在“角的类型”教学中,可提问:“谁能举几个平角的例子?"当学生说出“6点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平角”后,再追问:“那么几点时,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是直角呢?”“3点、9点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是直角。”“那么,12点时时针与分针所成的角又是什么角呢?”这样既巩固了新知识,又与旧知识相互关联,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开发了学生的智力。  二、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1提问要有明确性  一节课只有40分钟,在这40分钟里教学一般只能解决一个“中心”问题。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围绕着“中心”问题积极思维。提的问题只有明确具体,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如,有一位新教师

4、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引入1/4+1/5后提问:“1/4与1/5这两个分数有什么特点少有的说:“都是真分数。”还有些说:“分子都是1”显然,这一提问“中心”不明确,学生的回答没有达到教师提问的意图,问与答都脱离了本课的“中心”问题。如果改问:“这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吗?分母不同的分数能不能直接相加?为什么?这样的提  问既明确,又问在关键处,有助于学生理解为什么要通分的算理。  2问得少,问得精,问得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5  教师课堂提问过多,容易造成重点不突出,关键问题抓不住,易使学生的思维处于被动的抑制状态,难以自主学习。因此,课堂提问一定要注意问得少,发挥学生

5、的潜能,并注意点拨引导,如讲多位数乘法的运算规律,教师可从几个几是多少,几个十是多少,几个百是多少问起,引导学生考虑乘数从个位乘起,乘完了个位再乘十位,依次类推,学生自然就掌握了运算法则。问得精是指所提问题有一定的思维价值,提问具体,简洁明了,具有启发性、导向性和示范性。如讲两步运算的应用题时,先让学生想第一步先算什么,第二步再算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产生探究的欲望。问得活是指根据教材内容,选择适当的时机,提一些开放性强、自由度大的问题。通过课堂提问,防止学生机械模仿,突破思维定势。教师恰当地提问是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最好诱因。长期的应试教育,题海战术,几遍甚至几十遍

6、地做分门别类的各种题型,从而单纯追求高分,在某些方面影响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因此,教师要正确创设问题情境,用准确、清晰,简明的语言提出问题,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利用矛盾,引起思索,引导学生纵横联想所学知识,寻找各种解答途径。比如在教圆柱体的表面积时,要始终引导学生利用教具,注意圆柱体的构成―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至于孰先孰后,自然没有必要强求一律,作出统一回答,允许学生思维不一致性的存在。  3巧设悬念、画龙点睛的提问  如:时针长3。6厘米,它在某段时阿内转动所形成的面积是100.48平方厘米。这段时间是多长?设问:一个量是长度,一个量是面积。如何沟通二者的

7、联系?  这样设问就是点到即止。  再如:某人上山每小时行2里,下山每小时行3里。共用5小时,问上山用几小时?5  教师可作诱导设问:(1)作为一般应用题解缺少什么条件?(路程)(2)用方程解,矛盾在哪里?(找不到等量关系)(3)用比例解。因难在哪里?(找不到对应关系)(4)在本题涉及护数量中,有没有不变的量?(有,路程)由此可给你什么启发?(留下悬念)  经过这样层层深化的设间,使学生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路程一定。速度和度比是2:3,可得出时间比是3:2。从而,上山时间为:5x3/5=3(小时)。  4突出重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