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80794
大小:6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试论中学历史教学问题的现状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试论中学历史教学问题的现状及对策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我国的陆续展开,问题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问题教学法本身发展历史比较久远,但在我国历史教学实践中,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如对问题教学法本身不够重视,老师对问题设计也不够考究,且在问题教学法中没有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等,本文将根据这些问题一一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关键词:中学历史;问题教学;现状;对策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我国的陆续展开,其理念与具体要求也开始逐渐在课堂教学和课程研究中体现。首先新课程的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以此
2、提出了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同时也要改善课程实施(教学)的过程。随着这些理念的普及,对于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学习以及对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再一次凸显出来。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问题教学法作为开启学生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革除传统教学弊端的有效方法之一,其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是否能将问题教学法有效的运用于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其实也正时体现了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改教学理念的程度。当今世界上问题教学已经是一个热门话题在我国,由于新课改的推行,相关的研究
3、也越来越多。但大多针对问题教学的发展历史以及问题教学本身进行研究探讨,而对于问题教学的现状思考以及相关对策及其与现实教学直接相关的研究却很少。所以本文就联系实际教学,对我们历史问题教学法的现状以及相应的对策提出自己的一点见解。—、问题教学法发展的简史以及其定义亚里士多德曾说:〃思维是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我国教育也有名言〃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在古代,学者们就已经认识到了思考、疑问等问题的探索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其实问题教学法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的对话式辩论,近代美国实用主义学者杜威也反对传统教条
4、式的学习而提倡〃通过解决问题进行学习〃的方法。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一些心理学家也对问题解决进行研究,并对其做出了诸多解释,但对于问题教学法,则是由在六十年代中期前苏联教学论专家马赫穆托夫首先倡导的,他在他的《问题教学理论和实践》《问题教学基本的理论问题》中对问题教学的内容以及意义做了详细的论述,如他讲到:〃问题教学是发展性教学的高级类型,在这种教学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对话设计和认识性作业,这些对话设计和认识性作业需要由教师系统地创建一些问题情景,并组织学生为解决教学问题而进行活动,同时也将学生的独立
5、探索活动与掌握正确的科学结论最优地结合起来。〃①其实说的通俗易懂点,问题教学法就是老师根据课程的学习内容,以及实际教学中的需要,设计一些相应的问题。学生则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探索并解决这些问题。对于问题教学法的作用,马赫穆托夫也谈到:〃问题教学的本质在于,学生由教师经常引入寻求有根据地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问题的办法的过程,由此他们就会独立地获取知识、运用原先学过的东西和掌握从事创造性活动的经验。〃②其实也就是引起学生注意的同时让学生在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培养一些解决问
6、题的能力。具体的步骤就是老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乃至解决问题。基本模式有两种:老师直接提问与老师创设情景式提问。二、历史问题教学法的现状由于我国新课改推行时间还不是很长,以前教学中对问题教学法重视也不是很够,因此在现在的实际历史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很多历史教学仍未摆脱传统教学模式,对历史问题教学的重视不够,特别是在一些乡村学校体现的尤为明显。很多老师还是以他一人的教授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满堂灌为主,根本不顾学生真正理解与否,课堂缺少师生交流,完全成了老师一人独秀,
7、学生俨然变成了与课堂教学无关的观众,整个课堂氛围也相对沉闷。或者提的一些根本不能算问题的问题,如在明成祖时期七下西洋的是不是郑和?对不对,这种类似的不是问题的问题。(二)问题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多是历史学科本身的内容,很少与现实生活有联系,特别是一些与当今世界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也缺乏这种相互之间的链接。如在高中《新文化运动》的讲解中,对于新文化运动意义不足的方面,老师多就用一些名人对其不足的论述引用然后直接提问学生不足在哪里,这种问题其实答案已经很明白,但是如果用今天我们现实生活中大力提倡传统文化的现象作为
8、对比,由此提问学生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又提问新文化运动的过激对于我们今天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这样层层推进可引发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深层次思考,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三)在历史问题教学中,很多老师对于提出的问题本身缺乏考究,问题的设置也缺乏创造性。有些老师对问题内容的设计没有逻辑性不严密,文字表述上也存在问题,有时候甚至含糊其辞,不着边际,致使无法作答。再者问题往往设置在重难点处,用以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加深学生对于重难点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