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80695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顺学而导:阅读教学的应然之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顺学而导:阅读教学的应然之策 顺学而导,就是教师要顺着学生的学习活动灵活多样地实施点拨、引导。顺学而导所体现的是以生为本的教学思想,与顺导而学所对应的以师为本的教学思想恰好相反。在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的顺导而学现象普遍存在。近几年来,笔者经过探索与实践,总结了顺学而导的几点策略。 一、注重教学环节的弹性设计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学设计理应辅助于学生的学。而学生的学习活动存在很多变数,我们不能以各个环节都安排得过死的教学设计来控制学生的学习活动,若此,学生就失去自主学习的时空。因此,教学设计必须富有弹性。5 《最后
2、的姿势》(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一文讲的是2008年汶川地震谭千秋舍己救人的感人壮举。笔者设计的教学环节主要是:认真阅读本文,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这样的教学设计既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抓手,又减少了对学生的束缚。课堂上,笔者围绕上述三个问题展开,辅以适当的点拨,教学效果很好。学生在交流时,说自己听到了楼塌的声音,听到了砖块、水泥板重重砸下的声音,听到了人们含泪的话语,听到了谭老师讲课的内容,甚至还听到了人们深情的呼唤与真诚的祈祷;看到了阴沉的天,看到了那伟大的姿势,看到了谭千秋刚毅的神情,甚至还看到了谭千秋在天堂的微笑;
3、感受到了地震的可怕、人们内心的悲恸,感受到了谭千秋灵魂的崇高与伟大。 上述三个问题指向具体、明确,但空间是阔大的,是充满弹性的。学生围绕这样的问题将语言转换成声、形,在转换与表达中感受谭千秋的光辉形象,心灵自然会受到深深的感染与强烈的震撼。教学设计富有弹性,课堂教学就不会步入繁琐分析的泥淖,教学也才不会因一个环节“梗阻”而使整个教学陷于瘫痪。 二、紧扣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 课堂上,学生的理解与感悟不可能处处一步到位,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相机指导。抓住文本内容的前后联系,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点拨效果。因为文章的内容之间气息是相通的
4、,字词句段甚至标点都在文章的“磁场”之中。 笔者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时,就采用了这样的方法。课堂开始时,学生难以理解“《国榷》的被盗为什么对谈迁就是厄运”这一问题。我先让学生查字典理解了“厄”就是“灾难”的意思,顺其自然地明白了“厄运”就是“灾难性的命运”。再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一至二自然段,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国榷》的被盗对谈迁是“灾难”。通过联系前后文,学生明白了谈迁写《国榷》确实不易。如:从小立志写史书;家境贫寒,四处借书,抄写史料;写书时间长,改书次数多……《国榷》凝聚着他的志向与数十年的艰辛,而这样的书被
5、盗了,对他确实是致命打击。所以,他茶饭不思,思的都是《国榷》;他夜难安寝,想的还是《国榷》。有了这样的认识基础,学生才会真正理解谈迁的悲痛欲绝,朗读才会入情入境。5 教学这篇课文时,一些教师并不能顺着学生的学,而是机械地牵引着学生先从第一自然段中的数字入手,试图想通过那些数字来体会谈迁写《国榷》的不易。但理解这些数字如果缺少了对谈迁种种艰辛经历的认识基础,肯定不会入骨,因为就数字谈数字所缺少的正是人物形象的支撑。 三、展示问题解决的探究过程 教学的本质不仅在于使学生知其然,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这就更需要教师顺应学生进行点拨与引导。教师
6、要经常让学生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这也是元认知策略的必然要求。 学习《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有一个话题绕不开,就是“人们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为什么总爱在那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呢”?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和樟树合影,为什么就是和宋庆龄合影”?笔者教学时,顺着学生的疑问,重点围绕樟树与宋庆龄有哪些相似之处来展开。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宋庆龄的有关资料,陈述了宋庆龄与樟树间的联系。宋庆龄热爱祖国,献身革命事业,坚贞不屈,勇敢忠诚,永不变节,正像樟树蓬勃的生命力,正像樟树永远拒虫的可贵品质。接着,适时补充美国著名社会活
7、动家海伦?福斯特?斯诺说的“她坚贞不屈,勇敢忠诚和她的精神美,是活的中国最卓越的象征”及毛泽东主席写的“真能继承孙中山先生革命救国之精神的,只有先生与我们的同志们”。毛主席称宋庆龄为“先生”,可见对她是何等敬重,可见宋庆龄的品质是何等高贵。这样,学生就进一步理解了宋庆龄与樟树的相似之处。 上述教学过程,学生先有问题,再围绕问题结合相关资料在教师的点拨下进行深入探究,这就是顺学而导。5 四、倡导文本品读的和而不同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与自主品悟。顺学而导,“导”出的不仅仅是共性的理解与认识,也完全
8、可以“导”出对文本感悟的和而不同。 《“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一文中,当汤姆钓到一条大鲈鱼时,突然传来爸爸低沉的声音:“孩子,你必须把这条鱼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