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79186
大小:107.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7
《让文化穿越时空暌隔经典绽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让文化穿越时空暌隔经典绽放 【入选理由】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文化传承”类阅读材料可以在考查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自身的精神成长,因此受到命题者的青睐。近年来,这类主题的考查以上升的趋势出现在中考试卷中。就今年笔者所拥有的102套中考试题来看,其中以“文化传承”为主题的阅读材料就有20套,约占19.6%。文章体裁
2、涉及散文、议论文、说明文。 【中考热点考题链接】 2013年中考试题中“文化传承”类主题的现代文阅读考查略举: 《玉》(2013年四川省达州市卷); 《节的联想》(2013年江苏省淮安市卷); 《艾在端午》(2013年山东省烟台市卷); 《独具风韵的脸谱》(2013年山东省泰安市卷); 《西塘古镇》(2013年安徽省卷); 《江南在哪里》(2013年江苏省常州市卷); 《文言是中国文化的根》(2013年福建省泉州市卷);6 《没有历史的未来是一匹野马》(2013年湖北省武汉市卷); 《云中谁寄锦书来》(2013年江西省卷); 《历史像条棉被》(2013年广东
3、省湛江市卷); ………… 【真题再现】 走进宋词 文/佚名 ①走过了唐王朝缔造的诗歌岁月,穿越了五代兵戎的黯淡时空,便走进了融入天地的宋词境界。 ②宋词是一张巨网,密密地交织着爱、恨、情、愁。 ③一个个风花雪月的故事,几百年的舞榭歌台,就由宋词演绎。A柳三变今宵酒醒在晓风残月的杨柳岸边,留下对恋人离去的淡淡的苦楚;B李易安把对丈夫的爱恋化作一句“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更不说周邦彦因“年华一瞬,人今千里,梦沉书远”而生的无限情丝;C那在“小园香径独徘徊”的晏殊,突发智慧的光芒,“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便悄然流露于笔尖。还有那“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苏东坡“西北望
4、,射天狼”不屈的奋战,辛稼轩“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无限沉重的感慨。只可惜他们的豪情壮志,终究支撑不起风雨飘摇的大宋王朝。 ④__________________。 ⑤宋词是词人们心灵的回响,散逸着他们洞穿历史心扉的灵气。有“断送一生憔悴,只消几个黄昏”的辛酸,也有“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的欢欣,不乏风雨飘摇中的“凄凄惨惨戚戚”6的孤弱无援的苦闷,也不乏辛辣的“一川烟雨,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不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聊,这是沧桑变换之后心灵的折射。于此,心中不由流露出对千百年前词人们把酒与月共饮的追慕与共鸣。那里的天是“碧云天”,地是“黄叶地”,“水是
5、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有多情的词人“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多情至望穿秋水的境地;有浪漫的词人“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浪漫到肆无忌惮的地步……在这包含各种滋味的宋词中,你总能体会到古人所饱受过的各种心境。 ⑥宋词是一坛醇酒,愈放愈浓,愈品愈香。 ⑦那种好酒没喝过,但知道陈年好酒的醇厚,何况是如此一坛好酒呢?王国维在细细品尝了几口之后,轻轻说出了三种味道,也是做学问的三种境界。一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登高远望,绝处求生”之境;二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______,______”之境;三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豁
6、然开朗,一片光明”之境。他如果再细细品味,又会有多少石破天惊的话长留天地间呢? ⑧一位哲人曾说:人类留下的一切最终都将化作一?黄尘,随风飘散,仅在天地间留下一抹淡淡的痕迹。我想,宋词让我执着,因为它不是黄尘道上的小石砾,而是凝立于天地间的一座丰碑,永不倾颓。 1.“只说、也不说、且不说”是从文段③中的方框中抽出来的,请根据语意,将它们还原到文中A、B、C处。 A______B______C______6 2.从词的创作风格来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之分。豪放派大气磅礴,情感充沛;婉约派刻画细腻,含蓄委婉。请指出文段③中画横线的词句分别属于哪种流派的词。 (1)_______
7、____(2)___________ 3.请根据文段⑤的内容,仿照文段②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文段④的横线上填上一句恰当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词语的感情色彩的角度,指出文段⑤中加点词语“肆无忌惮”的用法及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词句“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