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问题导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问题导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ID:31177737

大小:10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7

浅谈“问题导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浅谈“问题导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浅谈“问题导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浅谈“问题导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浅谈“问题导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问题导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问题导学”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对“问题导学”的理解  “问题导学”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载体,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以学生“学习”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实施“问题导学”,促进教师由“传授”转换为“导”,学生由“听受”转换为“学”,将“教”为重心转换到“学”为重心,这是“问题导学”教学法的核心。这“三种转换”也体现了现代教学思想的基石,构成了现代教学思想的基本框架。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有三个核心要素:“问题”“导”“学”,它以“问题”为载体,以教师之“导”为主线,以学生之“学”为标的。  1.以“问题”为载体  “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

2、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转向活跃状态,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意识和求知愿望。问题设置要注重从教学实际出发,首先,按照教学情境的需要和学生特点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为设计“问题”找到依据,反过来蕴含目标的具体“问题”又能成为达成目标的载体;其次,从“问题”出发,利于选择教学方法、策略,形成科学、合理、实用、艺术化的设计意图;最后,围绕“问题”的解决过程,将设计意图转化为可操作的、有效的教学手段,有序实施各个教学环节,保证教学达到既定目标。  2.以教师之“导”为主线6  教师之“导”是现代中学物理教学的主线,与问题的提出相衔接,“导”的轨迹是“问题导学”中的又一核心,教师的“导”要考虑三个因素:问题

3、的需要、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匹配度。问题的需要是指教师的“导”方向需符合当下创设的物理问题情境,不是无目的、无意义的;学生的兴趣是指教师的“导”必须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兴趣引导学生由已知到未知,步步推进,层层深入,帮助学生形成学习经验,实现学习经验的迁移;经验匹配度是指教师“导”的过程中在考虑学生实际能力的同时,要适当超越学习者的现有经验,将知识增长、能力发展和素质提高建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  3.以学生的“学”为标的  学生“学”的境界有三:一是学会学习的方法。“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学生首先要学会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这是迁移学习的基础。二是学会自我学习、自我探究。学生

4、通过发挥自主性、探究性学习,自主获得知识和创造的本领,实现自主性发展,使自身素质优化。三是掌握继续学习之经验,学生获取的不单纯是某些系统的知识与技能,而是知识与技能、理解与能力、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融合与统一,这是学生终生学习的必要技能,因此,实施“问题导学”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思考,能在课堂学习中进行高水平的思维训练,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问题导学”不仅为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训练提供了更大的平台,也为处于“主导”6地位的教师在这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当中得到显著的发展,为了激发不同程度的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必须对教材内容深入钻研、充分了解,从而有利于巩固自己的教学知识结构;为了创立以学生

5、为主体地位且又引人入胜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必须主动贴近学生,了解学生,从而逐步转变教学思想观念;为了适应灵活多变的课堂环境和学生,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从而有利于自身素质的提高和经验的积累。“问题导学”也让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这也是新课改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  二、教学设计简介(动能)  1.引入  请大家观看一段水流冲击水模,带动水模转动的视频。  问题1:视频中流动的水有什么作用?  (流动的水能冲击水模,带动水模转动,对水模做功,说明流动的水具有能量。)  2.新课  先介绍能、动能的概念:(1)一个物体能够对另一个物体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2)一个物体能够做

6、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具有的能量就越大。(3)能的单位和功的单位一样是焦耳。(4)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问题2: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物体具有动能?  (公路上运动的汽车,跑道上的运动员……)  问题3:这些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引导学生先猜想,学生猜想: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速度有关。  问题4: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动能的大小与质量和速度的关系?6  子问题1:我们如何得到一个有动能的物体?(可以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从而具有动能。)  子问题2:那我们如何观察小车具有动能的大小?(可以在小车前的平面上放一木块,通过观察小车推动木块距离的长短来比较小车动能的大

7、小。)  前面我们学过: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这个物体具有的能量就越大,所以小车动能的大小可以通过它做功的多少反映出来。  子问题3:研究小车动能与速度关系时,小车的质量应如何控制?(控制小车的质量相等,改变小车的速度)  子问题4:如何让小车获得不同的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滑下)  子问题5:研究小车动能与质量关系时,小车的速度应如何控制?(控制小车的速度相等,改变小车的质量)  子问题6:如何改变小车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