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76479
大小:10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7
《回溯民间文学精髓 找寻爱的教育良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回溯民间文学精髓找寻爱的教育良方 “教”者,从“孝”从“攵”,从“孝”,指教育从孝入手,从“攵”即手,指教育的实践性,即指践行孝道并使之形成一种文化加以传承。“育”者,不从“子”而从倒“子”,正谓不善者可使作善也,即养子使作善也。“教育”二字连在一起就是强调“孝”与“善”,而“孝”与“善”又是“爱”的具体表现,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出发点是爱,教育的终点也是爱,教育就是一种爱的传承,没有爱的教育就是荒冢。 回观我们的教育现实,一段时期以来的学校和教育的功利化倾向过于严重,父母、老师、社会过度关
2、注学生的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而把其他的教育要素都割舍了,学生变成了分数的机器。表面上看,学生学习成绩好、掌握技能多,但本质上他已变成了一个没有孝心,不存善念,没有情感的冷漠的人。于是一个个悲剧就此上演,学生自杀他杀事件层出不穷,甚至于弑师弑亲也屡见不鲜。稍早的马加爵事件、近期的药家鑫事件、2008年的10月一个月之内连续发生的三起弑师事件、2011年4月留日学生机场刺母事件,当一把把屠刀举起时,当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消逝时,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学生怎么了?我们的教育怎么了?为什么原本启人心智、传承爱、丰富
3、灵魂的教育,却培养出一个个杀人魔王?为什么善行结不出善果,还要结出恶果,甚至于要以鲜血来偿还,以生命为代价?7 疑惑之后再冷静思考,我们认识到当前不断出现的校园冷血、残忍的暴力现象的背后,除反映了学生的心理不健康和社会适应不良外,折射的是学生生命意识的淡薄和学校、家庭、社会对学生进行生命敬畏的缺失和爱的教育的失败。 今天,青少年学生教育中的一系列问题,大多由于缺乏爱,缺乏关心,缺乏真诚和热情的引导而导致的。有人发现,问题家庭容易产生问题少年,那么,同样的,缺乏爱的教育方式也容易造成孩子诸多方面的问题
4、,心理的、道德的、学业的等等。无论是学校的老师、家长,还是社会生活中的人们,对青少年的教育要更多地给以爱心。伤人自尊的言行、粗暴的教育方式、不和谐的环境和生活氛围,都容易使学生们产生情绪的波动,甚至心理上的叛逆,对抗等问题。其实,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的确需要好的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但还有一样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他们的关心、真诚的交流和沟通,升华一点,那就是发自内心的对他们的爱。 我们在反思教育的悖论和缺失、找寻爱的教育良方时,往往忽略了一个最古老最天然有效的途径――通过民间文学中那些家喻户晓的故事
5、、谚语、歇后语中蕴含的关于爱的传承来达到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功能。 在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文学遗产中,优秀的民间文学是一颗闪着异彩的璀璨明珠。民间文学是人民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是大众生活必不可少的教科书,人们可以从民间文学中窥见人类历史发展的脉络。千百年来,它滋润着五彩缤纷的中华文苑,为培育我们民族的优秀品质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它所具有的审美教育功能,是其他作品难以比拟的。7 民间文学是人民大众自我教育的最方便、最普及的口头的教科书。生动的民间文学通过一些内在的东西给予我们美的感受
6、,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从而实现民众的自我教育,这种集体所传承的文化,大多表现为勤劳善良、勇敢朴实、教育子女、反映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传承上,它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不可低估。在民风淳朴、素有文都之城的桐城更是如此,桐城的民间文学积淀深厚、源远流长,是桐城人民灵魂的纯真和自发的表现形式,桐城民间文学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流淌着爱的旋律,为我们的教育提供爱的滋养。 一、民间文学能够为教育回归真爱提供本源 教育的追求需要爱。每一级政府,每一所学校,每一位老师都要把对下一代的爱作为教育的目标追求,把传承爱、培养爱作为
7、教育的目标。这一点与民间文学的社会价值不谋而合,民间文学就是千百年来传统美德孕育的摇篮和传承的载体,其生命力和影响力不可小觑。桐城民间文学中就流传着这么一首歌谣:“仁为本,和为贵,礼为先,心里装着温良恭俭让,要问美德从哪来,城里有条六尺巷”传唱广泛、妇孺皆知,可见桐城六尺巷的故事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我们教育工作者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好好利用民间文学的传承性和影响力。 二、引入民间文学为教育提供爱的滋养 教育的内容需要爱。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当前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着的新课程改革,从教育的内容方面来
8、看,已经比以前有了相当大的进步。特别是对于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关注尤为突出。但是从当前教育的现实情况来看,对于教育内容中爱的滋养依然存在着严重的缺失。事实上,从留意许多孩子的成长过程就能发现。现在的孩子幼儿园时知道爱父母,每天唱“7我的好妈妈呀,下班回到家,劳动了一天多么辛苦呀”;上了小学后,知道爱祖国,他们“不怕困难、顽强学习”,立志要做“共产主义接班人”;上了初中、高中之后,情况就发生了变化,他们失去了对老师家长原有的敬畏与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