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地理课堂“有效提问”的思考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地理课堂“有效提问”的思考

ID:31176292

大小:10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7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地理课堂“有效提问”的思考_第1页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地理课堂“有效提问”的思考_第2页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地理课堂“有效提问”的思考_第3页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地理课堂“有效提问”的思考_第4页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地理课堂“有效提问”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地理课堂“有效提问”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地理课堂“有效提问”的思考  摘要:地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教学目标的达成,是当前深化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地理课堂“有效提问”问题设计的原则及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思考和阐述,希望为初中地理教师进行课堂“有效提问”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地理课堂;有效提问;思考  传统的地理教学多以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为主,师生互动少。在新课程背景下,地理问题的设计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对生活有用的地理”;问题的设计应具有实践性,能真正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体验“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为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打下基础。 

2、 一、“有效提问”问题设计的原则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关键在于问题的设计。问题的设计既要符合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学习内容的特点,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和生活体验,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更有利于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有效提问”问题设计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设计的问题要有较强的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6  以趣味性较强的问题导入新课,将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题产生极大的兴趣,在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望驱使下,形成高涨的课堂氛围。在学习中国的地势特点时,教师可创设情境:假如你是中国科学考察队的一名队员,沿着北纬32度纬线自西向东徒步穿越中国,你将经过哪些

3、主要的地形区?行进过程中,你发现中国的地势是如何变化呢?通过情境创设,在学生头脑中构成悬念,激起学生的求知热情。  2.设计的问题要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体验  问题的设计应从学生所熟悉或较易感知的地理事物及现象入手,及时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和现象,让学生根据生活体验回答。在学“中国的人口增长”时,教师提供给学生一组生活区域人口变化的数据:2003年8月海沧区成立之初,辖区总人口14.3万人,其中常住人口8.8万人;截止2012年9月30日,海沧区总人口34.49万人,其中常住人口13.7万人。九年时间,海沧区人口增长20.09万。想想海沧区人口为什么会增长这么快,主要的

4、影响因素是什么呢?作为我校生源主体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他们跟随着务工的父母到海沧来读书,因此学生很容易根据生活实际回答是外来人口迁移造成。教师追问道:为什么会有大量外来人口迁移到海沧呢,当地到底有什么吸引力?许多学生畅所欲言,纷纷说出了他们迁移到海沧的原因,如,受教育条件好、就业机会多等等。教师继续追问:是不是人口越多,就越有利于一个地区的发展?人口增多,会不会带来什么问题?由于所提问题贴近学生生活,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兴趣,促使他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到学习中,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3.设计的问题要注重多种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性

5、和深度,起到激励和诱发学生思维的功能,建立起地理思维能力。如,讨论长江水利工程选址时,教师抛出6“你认为在河流的什么位置上建水电站最合适?”的问题。生答:水量最大和水能最丰富的地段。师问:什么地方水能最丰富?生答:河流落差大的地方。师接着问:什么地方河流落差最大?生答:地势起伏变化大的地方。师再追问:什么位置地势起伏变化大。生答:阶梯交界处。在教师的层层点拨下,学生不断分析推理,深刻透彻地理解了问题。此外,课堂提问不要只拘泥于一个角度,要多方位地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4.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互补性,善于挖掘知识点  教师在设计问题内容的选择上,往往是前面章节基础知识的运用,或是内容

6、的延伸,或是与学习过的知识要有互补性,要善于在学生熟视无睹却蕴藏着问题的内容上挖掘知识点,设计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探究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聚焦到所提问题上,有效地促进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如,学习“中美耕地总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比较”时,教师让学生观察柱状图,提出问题:为什么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少于美国,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回答:中国人口数量世界第一,人均耕地当然少了。教师接着问:中国与美国相比,谁的国土面积大?生答:中国。此时教师反问道:“中国国土面积比美国大,为何耕地总面积比美国少?”学生一时卡了壳,但很快就联系到之前所学的中、美地形的差异,联系到不同地形类型的土地利用方式的差异。通过对已学知

7、识点反复巩固,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5.课堂问题设计要具备一定的层次性6  一堂课中问题的设计要尽可能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享受到教师的关注和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教师将一些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的知识进行合理分解,使教学内容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学生在一步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达成了教学目标。  6.问题设计要有一定的实践性  问题设计要有一定的实践性,即问题能够与日常生活相结合,能够被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