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日人间重晚晴

九九重阳日人间重晚晴

ID:31176015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九九重阳日人间重晚晴_第1页
九九重阳日人间重晚晴_第2页
九九重阳日人间重晚晴_第3页
九九重阳日人间重晚晴_第4页
九九重阳日人间重晚晴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九重阳日人间重晚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九九重阳日人间重晚晴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又称登高节、重九节、九月九、茱萸节、菊花节等。  重阳之意源于《易经》,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九月初九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重阳节的传说  很久以前,汝南县有个人名叫桓景。他和父母妻子一家人守着几片地,安分守己地过日子。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汝河两岸忽然流行起瘟疫,夺走了不少人的性命。桓景小时候曾听大人说过,

2、汝河里住了一个瘟魔,每年都会出来散布瘟疫、危害人间。为了替乡民除害,桓景打听到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叫费长房的神仙,他决定前去拜访。  谁知他翻越了千山万水,还是找不到仙人的踪迹。有一天,他忽然看见前面站着一只雪白的鸽子不断地向他点头,桓景走近前一看,鸽子忽然飞了两三丈远,落地后又不断地向桓景点头。就这样,桓景跟着白鸽,终于找到了费长房的仙居。桓景走到门口,恭恭敬敬地跪了两天两夜。到了第三天,大门忽然开了,一个白发老人笑眯眯地对他说:“弟子为民除害心切,快跟我进院吧。”5  费长房给了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让他练习降妖的法门。有一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过来对他说:“今年九月初九,汝

3、河瘟魔又要出来害人,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说完,就用手招来一只仙鹤,把桓景载回汝南去了。  桓景回到家乡,把费长房的话向大伙儿说了一遍。到了九月初九那天,他带着全村老小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分给每个人,让瘟魔不敢近前。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说是可以避瘟疫。安排妥当后,他就带着降妖青龙剑回到村中,等着斩杀瘟魔。  不一会儿,汝河里狂风怒吼,瘟魔出水走上岸来,忽然抬头看见人群都在山上欢聚,它便冲至山下,却被酒气及茱萸的香味吓得不敢上前。一回头,又看见桓景抽出宝剑。桓景和瘟魔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斗不过他,转身就跑。

4、桓景“嗖”的一声射出了宝剑,宝剑闪着寒光,一眨眼就把瘟魔钉死在地上。  从此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疫的侵袭了。人们就把九月初九登高避祸的习俗,一代代地传到现在。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当成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重阳节又被视为老人节。  重阳节的习俗  (一)登高5  重阳节登高起源于民间传说,随着岁月的流逝,迷信的色彩已逐渐淡薄,但登高的习俗却沿袭了下来。唐代文人写了很多重阳节习俗的诗歌,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如今,登高已成为人们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之一,登高所到之处,没有统一的规定,一

5、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九月初九,正是秋高气爽、山青云淡的时节。此时登高远眺,能使人心旷神怡,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如今有许多地方都在这期间举行登山会。  (二)赏菊、饮菊花酒  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

6、于九月初九,但仍然在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三)吃重阳糕  重阳糕是重阳节的应时食品,就如同元宵节吃元宵,中秋节吃月饼一样。重阳糕是用面粉加上枣、栗子或其他干果蒸制成的,上面插有小彩旗。明清的时候,人们吃重阳糕颇有讲究,还伴有一个小小的礼节。在九月初九这日清晨,长辈们将重阳糕切成薄片,放在未成年子女的额头上,口中还祝福道:“愿我的孩子事事皆高。”这是取“糕”与“高”5同音,表达了人们对儿女的殷切祝福。人们认为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吃糕,也就象征着未来的日子步步皆高。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初九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

7、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做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9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意。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四)插茱萸  插茱萸的习俗起源很早。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药用植物,有益于内脏。晋朝的时候,人们就已认识到它的药用价值,并开始种植。重阳时节,人们折下茱萸插在头上,据说这样可以抵御寒冷,躲避灾难。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