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75557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加强和改进艺术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加强和改进艺术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内容摘要】加强和改进艺术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我国艺术类专业教育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文章从教育思想的加强、教育内容的改进、教育方法的创新三个方面,对这一命题进行研究与论述,力求对于我国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方法创新 加强和改进艺术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我国各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教育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其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艺术人才的大方向,也涉及当前教学改革中的诸多深层次的实际问题。 一、教育思想的加强 如何加强和改进艺术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
2、治教育,第一个层面是教育思想的加强。 教育思想,也可以称作教育观念、教育理念,其是指导教育行为的,是一种智力支撑系统与动力之库系统。也就是说,要想加强和改进艺术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指导思想。虽然“政治挂帅,思想先行”的说法已经成为历史口号,但是我们不应将其完全否定,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因而从根本上彻底否定政治思想的决定性作用。5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使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三大革命”的胜利。我国的改革开放,也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首先由“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开始的。人们通常所说的“
3、思想决定道路,心动决定行动”,说的就是思想政治的先导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早在18世纪,德国的思想家席勒,就在他所写的《美育书简》一书中提出:“有促进健康的教育,有促进认识的教育,有促进道德的教育,还有促进鉴赏力和美的教育。这最后一种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我们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①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也是“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②。艺术类学生要全面发展,而不是一艺独进,并且以德为先,要运用所学艺术为人民服务。也就是说,要做到
4、德艺双馨,“要从艺,先做人”。 由此可见,艺术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必须加强师生共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认识和高度重视,共同完成教育思想的转变。 二、教育内容的改进 如何加强和改进艺术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二个层面是教育内容的改进。 教育内容是具体体现与落实教育思想的载体和依托、支撑和保证,也是加强和改进艺术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5 对艺术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必须与时俱进,进行全新的改进,改进的总原则应当定位于:有的放矢、实事求是、因材施教、务求实效。坚决贯彻执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精神。 教育内容的改进,具体有以下几点:
5、 (一)教材要面向实践 对艺术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必须针对当前大学生的具体思想政治情况,施以有实效的教育。例如,面对大学毕业生择业难的问题,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强化面向实践、正确面对的教育内容。 (二)教材要具体生动 艺术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必须具体生动,选择正反两方面的事例和案例。例如,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人物的事迹、央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出来的“感动中国”人物的感人事迹等正能量的内容,应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教材的主要内容。与此同时,也要适当选择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反面案例。例如,西安音乐学院音乐系钢琴专业的某大学生由交通事故转变为故意杀人的案
6、例,就足以令人触目惊心,更足以令艺术类专业的大学生警醒。 (三)教材要自己编写 为了使艺术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达到有的放矢、切实可行的水准,应当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任课教师自己亲自动手,编写出有针对性的、符合本院本专业特点与有规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材。力戒套用其他教材,实行照本宣科的僵化的教学内容。唯其如此,才能吸引学生,才能使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中,充分发挥出自身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自觉性,从而使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每一位大学生身上获得良好的效果。5 由此可见,艺术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改进是多方面的,重点又集中在教材上。 三、教育形
7、式的创新 如何加强和改进艺术类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三个层面是教育形式的创新。 教育形式与教育内容是一对范畴,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并反作用于内容。内容与形式有机统一、完美结合,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成效。所以说,教育形式的创新与教育内容的改进是同步一体的。 教育形式的创新有以下几点: (一)教育模式的创新 要避免传统的教师单独讲授的教育模式,克服“传经布道”与“耳提面命”的做法,而改用讨论式、研讨式、论坛式、辩论式等多种新的教育模式。并可采用学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