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个性化刍议

语文教学的个性化刍议

ID:31172936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语文教学的个性化刍议_第1页
语文教学的个性化刍议_第2页
语文教学的个性化刍议_第3页
语文教学的个性化刍议_第4页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的个性化刍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语文教学的个性化刍议  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都努力追求教学个性化,试图以独特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既展示了个体的教学魅力,又有效地提高了课堂质量。这自然是极好的事,但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具备扎实的语文功底、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诙谐机敏的教学语言,刻苦勤奋的钻研精神,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前卫的教学理念。试想,一个没有前沿理念,死死抱住传统教学观念不放的教师怎么可能在语文教学中大显身手而独树一帜呢?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也曾经作过这方面的尝试,虽然没有多少成功的经验,但也收获了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教学过程的“首席”角色  语文课程标准实施这

2、么多年来,教师的角色定位似乎已经不成问题了,但是,教学实践告诉我,虽然传统的教学权威角色被打破,但是,新课程标准强调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首席”角色并没有得到全面真正地落实。在不少课堂,习惯于老一套,习惯于侃侃而谈甚至于满堂灌的还时有所见所闻。我们都知道,在初中语文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不是被动消极的接受者,而是具有个性的生动活泼的、充满活力的生命体。怎样去“激活”这样的“生命体”?怎样使这样的“生命体”在课堂上有最佳的表现?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完完全全地落实教师是学生学习中

3、的“首席”4地位这一角色。这种观念的真正落实才是学生主体被激活的时候。我在平时的教学中身体力行,并常从两方面去做:1.教案落实;2.课堂体现。我认为,没有教案的落实就难有课堂的体现,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比如学习鲁迅先生的《孔乙己》(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江苏教育出版社),小说不长,还不到3000字,却极为深刻地反映了孔乙己悲惨的一生。学习这篇小说,如何理解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是关键。在教案设计时,我罗列了3个问题来突破这个重难点:1.社会环境的描写对孔乙己今后的命运归宿会产生怎样决定性的影响?2

4、.从孔乙己的肖像描写中看出他怎样的性格?3.从孔乙己的个性化语言行动中看出孔乙己最后会有怎样的结局?课堂教学时,我采用了先小组讨论后全班探究的方法,小组讨论中存在的疑惑师生再共同释疑。这样做既体现了教师的“首席”角色,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的宽松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活跃,而思维的活跃又使课堂讨论向纵深发展。通过阅读学习、反复探究,大家都懂得了,孔乙己所处的社会是冷漠无情的,孔乙己空有一副高大皮囊,好吃懒做的个性陋习、子乎者也的卖弄酸文,在这种民众麻木不仁、剥削阶级损人利己的残酷社

5、会里,是没有他容身之地的。死,就成了孔乙己最合理也最凄惨的归宿。  二、切入角度的独特方式  我认为,新授一篇课文,教师要在吃透内容、参考大量资料的基础上,根据“这一班”的实情精心预设教案,这样的教案不能是以前教案的翻版,应该是这一学期的“唯一”4,只有这样,才能上出有个性化、魅力的课来。以切入角度为例。分析课文都要有个切入角度,怎样的切入才是独特的、学生喜欢的,需要反复推敲、比较选择。学习《毛泽东词二首》(同上,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考虑到学生对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生平不太熟悉,对词这种形式有种艰深难懂的畏惧,为了提振大家学习的兴趣

6、,我避开了先介绍词作者概况和两首词写作背景这样常规的切入角度,运用了比较法开头。我这样说:“我国是一个盛产诗词的大国,在两千多年的诗词长河中,出现了许多流传千古的著名诗词名家,像温庭筠、李煜、晏殊、柳永、欧阳修、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等,与这些名家相比,毛泽东词作的地位如何?著名评论家朱向前作过这样的论述:‘即使把毛泽东诗词放在中国两千多年的诗歌长河中比较,也有大约五分之一的作品不会输给大家’(见《小说选刊》2006年第11期《诗史合一大手笔》),可见毛泽东词作的地位之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毛泽东的两首词,让大家领略一下气势磅礴、文

7、情并茂的毛泽东词的魅力。”这样新颖的开头,显然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增强了他们的阅读期待。  三、处理偶发的人性关爱  初中学生的生性活泼和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常常会使他们在课堂上产生一种临时的冲动,这样的冲动往往是教师课堂预设中预料不到的,这就产生了预设与生成的矛盾。如何对待这样的偶发事件?这不仅考验教师灵活多变的处置能力,更是对教师教育理念的一次难得的检测。还以《孔乙己》为例,当分析到课文最后一段:“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有个学生突然高声叫道:“吊死了。”三个字,立刻引来了全班哄堂大笑。本来我是要让学生讨论“

8、大约”和“的确”4内涵的,但笑声打破了我的预设。我没有发火,我明白,学生的高叫是他阅读心得化作了冲口而出的语言,此时的发火无疑是对他独特感悟的扼杀。我故意问,为什么是吊死呢?还有其他说法吗?有人说饿死的,有说被打死的,我又引导大家,从孔乙己性格来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