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口的静安寺

地铁口的静安寺

ID:31172515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地铁口的静安寺_第1页
地铁口的静安寺_第2页
地铁口的静安寺_第3页
地铁口的静安寺_第4页
地铁口的静安寺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铁口的静安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地铁口的静安寺  马上要离开上海了。仍是独自一人,来去匆匆。想起来,这个城市总是令人有些细碎的伤感,像眼里一颗细细的沙。飞机起飞前,我还能挤出30分钟。我的最后海上一瞥留给谁呢?最后的行程,是从虹桥到浦东,我拎着一些沉甸甸的书和唱片(是关于这个城市民国时的芳华女子们),安静地穿梭于地铁2号线。然后我看到“静安寺”这一站。  静安寺?那个张爱玲的静安寺?那个她时常去买布鞋的静安寺?她脚踩青布鞋,身穿桃色的“闻得见香气”的布旗袍,踏过红尘,挽着他,慢慢走到静安寺路192号6楼,再换上布拖鞋。有一天,张曼玉演的闺蜜来找林青霞演的她,她一如往常,从被窝里的草稿纸中钻出来。  对于这样亦幻亦真的岁月,无

2、情的胡兰成①曾含情脉脉地写道:“夏天一个傍晚,两人在阳台眺望红尘霭霭的上海,西边天上余晖未尽,有一道云隙处清森遥远。”  云隙处就是张爱玲的静安寺。  “静安寺站”到了。我一路想着,我没有地图。用30分钟去找一下静安寺,也许还来得及惊鸿一瞥。  出了地铁口,天啊,就是一眼的金碧辉煌!我的静安寺呀,就卧在上海最拥挤的地铁口上。“大隐隐于市”5吗?她黄的瓦,像古墓里挖出的赤金,静静地,洗了尘。这温静的黄,点缀在冬日里整片浅黛色的高楼大厦的巨幅衬景中,像旧的黑白照片上一抹赤线描的唇,跳跃,却不显突兀。真是一种奇妙的感觉。也许,这就是上海吧,就像张爱玲的热闹和孤独――她的家总离不开最闹的市,却有着一扇

3、永远敲不开的门。在她最后居住的洛杉矶市区西木的一隅小小公寓里,那个她人走七天才被发现的公寓里,除了墙壁,只有一张床,兼书桌。有几件“华美的袍”,却“爬满了蚤子”。没有家具,这样就不必花时间打理;饭是用盒子装的外卖,这样就不必生火和洗碗;连她的好友、房东来收房租时,那个信封也总是静静地置于屋外,这样就不必开门……  走到静安寺门前,门敞开着。看得见庙门里的香烟缭绕、香客如云。本想进去,却被30元的门票阻住了,就顺手把一把零钱给了门口乞讨的人。在国外久了,我不算是别人定义中的教徒,但上教堂、寺院却是常事,从未听说过收门票的事。我有点不习惯。一点弱不禁风的善心还要立即赤裸裸地兑换成现金?我宁愿把它给

4、了一个或许是假冒的乞丐,宁愿被假的真、真的假所欺骗。觉得这一点点“善之端”还是比那30元的门票来得真实。我知道我越来越脱离了自己祖国发生着的世事沧桑,不习惯寺庙里收门票,就像不习惯“芙蓉姐姐”式的华丽转身,以及像她一样投机取巧的“作家”们,把虚伪的文字兑换成真实的人民币。  孤独的寺院,安安静静地,看着这喧嚣的人声。在这里,连文字也是喧嚣的。5  忽记起若干年前的一天,我在浦东大道一个朋友的高层公寓里小住。昔日浦东早已无存。成了更新更大更高的曼哈顿。一早,轮渡的轰鸣卷着早市的人声就搅散了我的清梦。久住田园牧歌的美国,已不习惯这潮一样的世声。张爱玲却爱这声音爱得紧,没有这声音,她不能入梦。她离不

5、开上海。离不开这种声音。也许在她最孤独的灵魂里,这才是最美的仙乐?也许。在最孤独的心幕上,才会有最繁复、最丰润、最潋滟甚至最光鲜的浮世绘。  有一次,朋友担心我,怕我成了张爱玲――当然不是指她的才(她的才是独属于她的),而是指她的病。我说不会,我得不了她的病。我们这样的时世,谁有资格、谁有勇气得她的病?我们这样名利喧嚣的世上,有谁会关了门,一辈子关了门。一个人,走笔纸上人生?  她不是不爱人世的名利场,名利场这个词,在英文里,有个让你喝彩的名称:VanityFair。虚浮一幻而已。当一切跃然纸上,才浮华得那么真实,真实得刻骨铭心。  文友叶周写过张爱玲的故居。我在网上跟了帖,说:张爱玲是真正称

6、得上“作家”的作家,也是最逃不过作家宿命的作家。其实这种宿命是一种个人选择;这种个人选择,又是一种个人放弃。她的生命让人喟叹,也只有这样的生命才有这样让人喟叹的作品。  张爱玲选择了浮世里的孤独。张爱玲选择了上海的静安寺,爱它、离开它、想它、写它,到生命的最后一分钟。  静安寺,地铁口的静安寺。很方便,乘2号地铁,转浦东的直飞航班,就到了洛杉矶,她的西木小屋。  (作者系北美洛杉矶华文作协副会长)  [注]①胡兰成,中国近代作家与争议性人物。代表作有《今生今世》《山河岁月》《战难,和亦不易》等。1944年与张爱玲结婚,1947年与张爱玲离婚。5  思筹之路  着笔于一座寺庙,却落笔于一个人和一

7、个时代。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作者对张爱玲的文字和人生有着一种痴迷。在浮华的时代,在喧嚣的上海,静安寺以一种奇妙的姿态与这个东方曼哈顿融合着,如同当年的张爱玲之于大上海。写人的文章,不一定非得从这个人本身去表现她,一个物件、一种声响、一座城池,都可以折射出一个人的心。  实战演练  1.作者从看到静安寺的站名到第一眼看到静安寺,经历了什么样的情感变化?  2.对于友人的担心,作者回答说“不会,我得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