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71933
大小:10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7
《创造语文探究空间 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创造语文探究空间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之下,可以通过注重审视教材,挖掘文本内涵;诱导生疑解疑,构建人文课堂;鼓励即兴辩论,增强文本体验等策略途径,创造探究空间,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言探究;人文体验;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3)30―0163-02 新课程理念强调以人为本,要体现目中有学生,心中有学生。只有如此,教师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站在学生立场,时刻从学生实际出发,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教学生所思。那么,
2、如何创造语文探究空间,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呢?下面是笔者的一些实践体会,与同行共勉。 一、注重审视教材,挖掘文本内涵 大师叶圣陶说得好,“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既然是例子,说明教材并非是教学的全部,教师应摒弃“唯教材之本”的观念,以学生立场,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从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让教材焕发出新的活力。 例如,一位教师执教《我的母亲》教学片段: 【片段一】阅读“家庭中经济本不宽裕”,大哥还“吸鸦片烟,赌博”“到处欠下烟、赌债”。每年除夕时,母亲不仅要做“料理年夜饭、谢灶神、压岁
3、钱等事”6,而且最为烦难的是还要打发大哥招致的一大群债主。思考:母亲是如何对待大哥这个败家子的?学生明确:“一会儿,大哥敲门回来了。我母亲从不骂他一句,并且因为是新年,她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表现了母亲宽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 【片段二】阅读:大嫂和二嫂“常常闹意见”,也对母亲“闹气”,这时她们“不说话,不答话,把脸放下来,叫人难看”,“后来大嫂、二嫂都生了儿子,她们生气时便打骂孩子来出气,一面打,一面用尖刻有刺的话骂给别人听”。思考:母亲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学生明确:
4、“我的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我母亲只忍耐着,忍到实在不可再忍的一天,她也有她的法子。这一天的天明时,她就不起床,轻轻地哭一场。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留不住丈夫来照管她。” 【片段三】阅读:无正业的浪人五权,“有一天在烟馆里发牢骚,说我母亲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大概总有什么好处给他。这句话传到了我母亲耳朵里,她气得大哭”。思考1:面对五叔的侮辱,母亲是怎样做的?学生明确:“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
5、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表现了母亲的“刚气”,说明母亲的性格中有“柔中带刚”的一面。思考2: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母亲?学生明确:由母亲的身份决定的。母亲的身世――我母亲23岁做了寡妇,又是当家的后母,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文化。 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了母亲“身份”这一特点,用文体特征的“刀”灵活地处理教材,解读了文章所写不一样的母亲。通过阅读→6提出问题→明确内涵。由此“我”从母亲身上学到了什么?这样,既让学生感到“身份”的合理性,又体现了新课程“在问题情境中实施教学”的要求。 二、诱导生疑解
6、疑,构建人文课堂 新课改下,课堂是一个师生知识共享、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过程,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和谐的教育过程。而和谐的课堂就要教师能够敏捷地捕捉学生在课堂上稍纵即逝的变化,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诱导学生的各种信息,适时调整教学预设,使课堂成为新课程理念下的一道亮丽的景观。 例如,在一次研讨活动中,有位教师执教《桃花源记》教学片段如下: 师:讲解第四自然段,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处处志之”,目的是想今后再访桃花源,可人们再去寻找时,却“迷”、“未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生1:忽然站起来提问:“老师,渔
7、人真不讲信用,桃花源中人好酒好菜招待他,并再三叮嘱‘不足为外人道也’,他为什么还要向外人说呢?” 师:生1提出的问题,同学们能知道吗? 生2:迫不及待地回答说:因为桃花源实在是一个理想的好地方,他是忍不住告诉了外人。(答案得到了一些同学的肯定) 生3:站起来提问:渔人既然抑制不住好奇心,那他为什么不告诉“邑人”,让大家有福共享,而要告诉太守呢?(这一问正击中要害,学生用期待的眼神看着老师) (当机立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讨论、解决这个问题) 生4:(迫不及待地举手)渔人是想邀功请赏。6 生5:
8、桃花源是虚构的,渔人告诉太守也是作者随意虚构的。 生6:“渔人向太守汇报,官府派人去寻找桃花源,“不复得路”,而确有其人的高尚人士刘子骥“欣然规往”,也“未果”。 生7:作者这样设计情节,暗示着桃花源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是一个“乌托邦””。(学生听到精彩的回答,雷鸣般的掌声。) 在上述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潜移默化地获得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在“生疑、解疑”的过程中,撇开了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