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飞扬,充满诗意

童心飞扬,充满诗意

ID:31167836

大小:10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童心飞扬,充满诗意_第1页
童心飞扬,充满诗意_第2页
童心飞扬,充满诗意_第3页
童心飞扬,充满诗意_第4页
资源描述:

《童心飞扬,充满诗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童心飞扬,充满诗意  摘要:儿童诗,是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充满童趣、意境优美的儿童诗。小学低段学生在感受儿童诗语言的魅力之后,学会了运用,尽管只是初级模仿阶段,但孩子的创造,正是以此为起点的。有了扎实的基础,才有创作的可能。  关键词:儿童诗低段学生童心  儿童诗,是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泰戈尔曾言:“从母亲嘴里听来的儿歌是孩子们最初学到的文字,在他们的心上具有吸引盘踞的力量。”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诗人。”儿童诗以其生动活泼的语言方式,迎合孩子们的口味,容

2、易切入低年级学生的心灵。儿童有超于成人的想象力,小脑瓜里盛开着诗的花朵,会说出令人忍俊不禁的童言。他们用好奇的眼睛、纯真的心灵在大自然中、生活中感受、探索,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大树是长胡须的爷爷,雨点儿是云妈妈淘气的孩子,小露珠是叶子透亮的眼睛;花儿会笑,鸟儿会唱,鱼儿会说……这些就是孩子创作儿童诗的灵感,只不过这灵感如同一颗种子被埋在孩子的心灵花园里,如果教师、家长能给予阳光,施予雨露,这诗的种子就能长成参天大树。  一、读读写写,漫步诗的花园。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充满童趣、意境优美的儿童诗。爱因斯坦

3、说:“4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教师可以引领儿童走进儿童诗,大胆想象并加以创作。如教学《鲜花与星星》:  师:数不清的鲜花,我们喜欢;数不清的星星,我们也喜欢。世界就是这样,美好的事物多得数不清。请大家回忆一下,春天里,哪些美好的事物数不胜数?夏天呢?秋天和冬天呢?  生:春天的小草数不清。夏天的荷花数不清。秋天的落叶数不清。冬天的雪花数不清……  师: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诗人,写一首小诗。  生:我最喜欢冬天满天的雪花,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像一个个白色的精灵。  生:我最喜欢秋

4、天飘飞的落叶,这里一片,那里一片,好像一只只可爱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又如学完《乡下孩子》,我让学生比较一下,说说我们城市孩子的生活和乡下孩子的生活有什么不同点,仿照着写一写。一位小朋友这样创作:城市孩子/曾是妈妈怀里温柔的小猫/曾是爸爸背上淘气的小猴/吹一串泡泡/编织童年的梦想/折一架纸飞机/载走童年的愿望//喔,城市孩子/生在高楼下/长在希望里。再如,学完《水乡歌》,我引导孩子们联系自己的家乡说一说家乡什么多,然后再写一写。有位小朋友是这样写的:家乡歌/家乡什么多/花多/千朵花,万朵花,朵朵花儿笑哈哈。家乡什么多/

5、车多/小汽车、公交车/跑来跑去好热闹。家乡什么多/歌多/千首歌,万支曲/唱咱龙城新生活。4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模仿文中的语言进行儿童诗创作,这样做满足了学生语言发展的需求。学生在感受儿童诗语言的魅力之后,学会运用,尽管只是初级模仿阶段,但孩子的创造,正是以此为起点的。有了扎实的基础,才有创造的可能。那一首首富有童趣的小诗,有力地印证了一句话――孩子是天生的诗人。  二、童心飞扬,充满诗情画意。  教师在教给学生写作技巧的同时,也要给学生创设不同的生活场景――人与人之间的、人与动物之间的、人与自然之间的,拓宽学生的选材和

6、思考的领域。逐渐地,学生就学会留心观察身边的小事,随时把自己看到的用诗歌记录下来,由于诗歌比较短小,形式又多样,创作的时间相对较短,孩子们写上手了,越写越有趣,越写越娴熟。儿童诗,追求的是一份天然的无需雕琢的真实。不要苛责孩子们的诗简单、不精美。有位诗人曾由衷地说:“孩子是我的老师。他们那份纯情,那份心无挂碍,能让我一生享用不尽。”任何艺术似乎都讲究技巧,只有孩子们使用的是无技巧的大手笔。“几只美丽的蝴蝶/是花儿的春天。一个尖尖的笋芽儿/是竹园的春天。一朵朵顽皮的浪花/是大海的春天。望着天上的风筝,我高兴地说:那是我们的春

7、天。”儿童笔下的春天――美,自然,清新。美妙的情景在孩子们童年的梦境中徐徐展开,只要打开他们思维的闸门,插上想象的翅膀,轻盈灵动的意境便跃然纸上。  三、扎根生活,必有鲜花硕果。4  儿童的情感是易于被激起的,一旦他们的认知活动能伴随着情感,教学就成为儿童主观所需,成为他们情感驱动的主动发展过程。当然,诗歌是有灵性的,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我不奢望所有的诗之花都能结出诗之果来,但是我坚信,只要有阳光、有雨露,诗之种子定能长成诗之大树,儿童的心灵定能自由飞扬。  当然,低段儿童诗的教学仅仅是起步阶段,低段儿童诗的创作不能作为

8、训练的重点,在安排上要特别注意适时、适度,切不可牵强附会,更不能揠苗助长。  参考文献:  [1]方卫平,王昆建.儿童文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赵玉兰.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导读[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  [3]于虹.儿童文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