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65124
大小:10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7
《幸运人对不幸者的愧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幸运人对不幸者的愧怍 《老王》(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的作者是当代著名学者杨绛。杨绛作品的语言干净明晰且有巨大的表现力,如何带领学生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地将本文主旨进行深入挖掘,且在授课中清晰明确又不拖沓累赘,这是几次教授本课时一直都困扰我的问题。 曾经听王君老师讲授过《老王》一课,教学以老王是活命的状态,但却活出一个有尊严的生命为主线贯穿,讲授深入浅出,平易近人、循循善诱,给我很大启发。再次教授《老王》一课时,我思考更多的是如何能够与学生一起深入分析杨绛的文章,体会她作品中简洁沉淀却意蕴丰盈的语言特点。 思
2、考中我找到一条贯穿全文思想脉落的情感之线,文章结尾那含义隽永且震撼人心的话: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其实真正体会了这句话,就能真正理解文章,真正体会作者的人,也作为读者才真正理解了杨绛,体会她的善良,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无奈与感慨。 第一层次:从字面上看,显然杨绛把自己一家定位于相较于老王来讲幸运的人,老王的不幸在文中随处可见,我们可以也必须由此来走近文章。 “据老王自己讲: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
3、6作为一个社会属性的人,他首先失去了群体庇护,成为一个被所在群体抛弃的人,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里,如水中浮萍一样无所依靠。以他的知识能力、见识思维,是找不到一个重新走进“组织”或另改变自己寻找“组织”的方法的,也就是说,他注定是一个被社会群体遗弃的无依靠且茫然的孤独者。他的生活注定拮据,“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不幸的老王。 老王没有什么亲人,“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我在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
4、”老王没有回答我那是不是他的家,因为他的概念中没有家,家是保护呵护温暖的港湾,而在老王的世界中,那只是房子,没有炉火冰冷的房子,那永远不是家。在被社会群体遗弃的同时,我们清晰地看到一个没有家,在“小桥流水人家”前仰望的孤独身影,不幸的老王。 “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他那只好眼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见。有一次,他撞在电杆上,撞得半面肿胀,又青又紫。”老王注定不是“天将降之大任者”,他承受不了上苍的考验与磨难,身体的残疾更使所有善感的人充满了同情。“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不幸的老王。 “文革”时期,动
5、荡荒唐的年代,不幸的老王没有得到太多人的同情,就连身体的残疾也成为无聊无味的“看客”的谈资:“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就连老王去逝后“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他在表述老王的死也充满了冷漠“早埋了”6,不幸的老王。 一辈子,没有亲人,没有温暖;没有“组织”,没有依靠;没有健康的身体,只有冷漠的嘲讽,可怜的老王,不幸的老王。而不幸的老王却在“活命”的状态中“活出有尊严的命”(王君语),他老实敦厚,他诚恳善良,他知恩图报,他饱有良知,他没有在那歪风邪风气的年代里丧失自己的本性,这是一个高贵有尊严的灵魂。鲁迅说
6、: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正因老王有尊严的生命,我们才感到老王在那个时代中更其不幸。当善良的“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拿着香油、鸡蛋出现在眼前时,杨绛很感动,很感伤,我们很感动,很感伤。 对于老王的去世,回想往事种种,杨绛耿耿于怀,“觉得心上不安”,怀有一种愧怍。她应不应该不安,应不应该愧怍。学生在这个问题上争论不休。 是啊,杨绛总觉得自己做得不够好:“我常坐
7、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本来是照顾老王的生意,可在杨绛的心中却沉重的自责,残疾的老王蹬车,健康的杨绛坐车;“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我一定要给他钱”“我笑着说有钱”,杨绛不肯占一丝便宜,如果可以,她想给老王更多的关心;“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就连生活的细节也给善良的杨绛留下些许的遗憾:“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6本来真心的帮助竟成了杨绛难以诠释的痛楚。可杨绛,您已经做得很好了,老王在临终前能去感谢的人不知还有谁,但在他的心中,您一家人是他在人间最大的温暖,也许是他自己也表述不清的生下去的希望。 杨绛将自己
8、相对老王来讲定义为“幸运的人”,可我们谁都知道,在那个年代中您的不幸。 第二层次:杨绛一家的不幸。作为中国当代知识分子最让人钦慕的伉俪,在那个年代岁月里却经受着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