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58781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美丽的心灵旅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美丽的心灵旅行 一篇美文就是一座宝山,学生不善阅读就会像不善观察者入宝山而空手回。语文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美文,如同进行一趟美丽的旅行,亮了眼睛,美了心灵。 《月光曲》是一篇意境隽永、文质兼美的课文,教学这一课,笔者从乐曲、语言、情感、人格等方面入手引导,让学生增添了语言积累,受到美的熏陶和爱的教育。 一、借助画面,感受乐曲美 语文课程以感性见长,小学生对直观形象的事物很感兴趣。在教学时笔者充分利用图画引导学生感受乐曲之美:屏幕上依次出现三幅画――“月亮初升图”“月亮穿云图”“月下海面图”,每幅画配以优美
2、的文字。学生的注意力被深深地吸引了,看到了大海的变化:由平静到微波粼粼到波涛汹涌。虽然他们没有欣赏过《月光曲》这首曲子,但从画面中感受到乐曲的变化:由舒缓到明快到激昂。学生心中的美感和赞叹油然而生:多么美妙的乐曲,多么高超的琴技! 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和教育,教师借用一点手段,就能化静止的文字为鲜活的形象,增强学生美的体验。 二、朗读重点,感受语言美4 体会文章之美,朗读是重要的途径。讲解可以让人知道内容,朗读却可以给人美的享受。在教学中,笔者抓住具体的语言材料,指导了重点段落――第八、第九自然段
3、的朗读。从“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读出环境的清幽;从“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到“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用不同的语调和节奏,读出从轻快舒缓到高昂激越的变化。通过一遍遍朗读,学生几乎可以背诵这些充溢着优美意境的文字了。 摒弃了语言的阅读教学就是丢了根忘了本,语文姓“语”,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是阅读教学的重点,要引导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去拥抱语言。 三、质疑解疑,感受情感美 乐曲美和语言美感染了学生,而情感美是这篇文章更动人之处,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用心灵去阅读。在教师的点
4、拨下,学生质疑:“这么优美的乐曲,贝多芬为什么能在一所茅屋里即兴创作出来?”他们带着问题,走进文本的前八个自然段。交流使这个冬天的课堂变得温暖起来。学生从字里行间读出的信息真多啊:有的读出了盲姑娘对贝多芬音乐会的渴望,对哥哥买不起入场券的体贴,听出弹奏者是贝多芬时的无比激动;有的读出了哥哥不能满足妹妹的愿望而自责“我不配做这个哥哥”;有的读出了贝多芬目睹手足情深时的感动,对喜欢听他钢琴演奏的穷人的喜爱。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课堂成了一池活水,一条条个性化的见解如水泡汩汩冒出。笔
5、者为学生的交流导航,把他们的思维引向纵深,自主探究“贝多芬在茅屋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原因”4。学生深刻地感受到:善良和关爱,在兄妹俩之间相互传递,在贝多芬心里激荡,在穷人简陋的茅屋里弥漫。这种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也从用文字描述的传说中跳跃出来,跳进学生的心胸,如清泉般在他们的心田流淌着。 四、展开想象,感受人格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课文中人格的感化,需要学生发自内心的体验,这种感化才是持久深远的。 笔者采用了
6、想象的方式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学生通过想象人物的心理,发表了自己的感悟:“贝多芬想,我的音乐就是要献给这样生活贫困而又热爱音乐的穷苦人,做到了这一点我就是幸福的人。我再为他们弹一曲吧。”在阅读课文前教师引入了贝多芬的名言:“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读名言在学生的想象中产生了回应。 “穷兄妹听了贝多芬的曲子多么幸福啊!今后他们会怎样去面对生活呢?”由于对课文深层次的解读,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合理的想象:“兄妹俩变得更坚强乐观。”“盲姑娘会更刻苦地练琴,她也想像贝多芬一
7、样,把自己最美妙的琴声献给喜爱音乐的穷人。”教师恰当的小结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力量真伟大啊!贝多芬之所以成为被世人敬仰的“乐圣”,不仅仅因为炉火纯青的琴技,更因为他有为穷人造福的精神。学生走进了人物的内心深处,感受到贝多芬的人格之美,爱的教育就这样像绵绵春雨般润物无声。 文章是有灵魂的载体。引导学生读出文字的优美,感悟文字中流淌的真情,是阅读教学永恒的话题,这就是所谓的“文道统一”4。为达到这一目标,关键是教师设计精练得当的问题给学生的阅读导向,犹如为他们牵出一根有生命力的藤,让学生自己去顺藤摸瓜。思维有了明确
8、的方向,有了自主探究的过程,文字中蕴含的各种美就成了学生眼前一道道动人的风景,阅读就成了美丽的心灵旅行。 (作者单位:江西省安福县严田小学) 责任编辑:徐纯军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