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57297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如何激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激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摘要: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当务之急是更新教学观念,培养创新意识。在阅读教学中,可从改变提问的主体、提倡个性化阅读、注重阅读的人文性与学生的情感体验等角度入手,创新阅读教学的形式及内容,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意识培养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所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泛,历来对语文教学的目的争论不休,这就要求我们广大语文教师更应有创新意识,尤其对阅读教学,不但自己要更新旧的教学观念,而且要在阅读教学中注入新的元素,给学生以新的活力,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形势。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师生的双边活动应紧紧围绕文本的阅读与理解来展开,不可脱离文本的阅读来分析、感悟,不能架空了阅读材料。新课程标准还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阅读是一种心智过程,这种过程是一种智力技能的体现,所以还要求能准确而迅速地从书面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也就是我们常讲的阅读技巧的掌握。因此,要有效地阅读,就必须对阅读者阅读的速度、方法,选择、筛选阅读材料的能力以及在阅读中需要的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综合能力都提出相当高的要求。 如何达到这种高要求,便是我们语文教师努力的方向。“4创
3、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我觉得此话同样适用于我们的语文教学,要适应新形势,师生唯有共同创新,才有希望可言。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提问意识,创新课堂结构 以前我们比较注重教师的提问设计,以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当今社会需要创新,这种需要反映在教育上就是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指向从“学”到“问”到“做”,要做到这一点,唯一可行的便是转变教师的观念,自觉走下神坛,与学生一起成长,师生间平等地探讨科学知识。如果我们能营造一种新的阅读教学氛围,让学生有机成为“问”的主体,成为“信息源”,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被大大激发,
4、因为发问总是以积极思考为前提的,它需要学生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整理、分析、归纳等,是在原有知识上的再创造。 二、提倡个性化阅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阅读教学中要大力提倡个性化阅读――即引导学生遵循基本的阅读方法,尊重他们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允许他们在已有的知识系统、情感体验、智力水平基础上做或浅或深,或寡或多的感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阅读的主动性,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实现认知教学、智能训练和人格教育三位一体的阅读功能。一旦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潜能得到提升,思维得到拓展,就能够产生巨大的“能量”和“冲击波”。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展,过多的束缚学生思维的羁绊已逐渐
5、得到释放,一些主观题在中考、高考中的出现,也预示着语文的很多答案不是千篇一律的,允许学生自由发挥。语文这东西,本身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4,是很难有定论的,犹如辩论双方孰是孰非没有最终的定论,只要能自圆其说便可。那么,我们的阅读教学为何一定要框死学生的思维呢?要多鼓励学生质疑,敢于反驳老师和同学的观点,我觉得有位老师带着同学专门挑教科书的毛病这种做法未尝不可。教科书尽管具有权威性,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师生在挑其毛病的同时,自己对这些问题有了更深的理解。 三、注重人文性阅读教学,创新教学内容 新教材改革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强调语文教
6、育所具有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通过经典文学作品了解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教材蕴含的人文因素,利于加强语文阅读的人文性。语文教学,说到底,实际就是人的精神培植,就是丰富人的精神经验,丰富发展人的生命个性的教育,是一种本民族文化的教化。汉语阅读作为一种通过文字符号深入心灵境界的情智活动,灌注着鲜明的民族人文精神,表现在一是作品本身蕴藏着汉文字、汉文章、汉文学的丰富的人文内涵;二是汉文阅读渗透着中华读者和作者的价值取向、时空情绪、思维方式和民族情结;三是语文教育要尊重和发展阅读主体的个性和创造性,培养健全的人格。 一个富有创新意识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人格完
7、善的人,语文教师必须担当传播真善美的使命,像重视智育一样重视人格的培养,促使学生在真善美的追求中形成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语文新教材有着人格培养的最佳素材,对新教材语文教学的处理也应成为品格激励的最佳契机。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4等会让学生得到高尚的人生价值观、道德观教育;读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会得到科学的方法论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在我们解析这些范例,训练学生阅读的时候,还可以不失时机地引导他们努力把模范人物的品
8、格移植到自己身上,借助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