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55211
大小:75.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6
《西替利嗪联合糠酸莫米松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西替利嗪联合糠酸莫米松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林楠敬尚林肖莉娜(柳州市妇幼保健院广西柳州545001)【摘要】目的观察西替利嗪联合使用糠酸莫米松对小儿变应性鼻炎的疗效观察。方法对45例儿童变应性鼻炎患者给予西替利嗪口服、糠酸莫米松喷鼻,记录鼻炎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前鼻炎症状评分为(4.7±1.0)^,治疗后鼻炎症状评分为(2.4±0.8)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西替利嗪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糠酸莫米松可显著提高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关键词】变应性
2、鼻炎西替利嗪糠酸莫米松【中图分类号】R7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2-0167-02变应性鼻炎是机体接触致敏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粘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过敏性鼻炎是儿童时期“过敏进程”的一部分,在学龄期最常见。国际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我国北京和广州G14岁儿童的患病率己达10.4%,年平均上升0.33%⑴。临床上以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揉鼻)为主要特征。我科应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商品名:内舒拿)鼻内吸入联合西替利嗪治疗变应性鼻炎45例疗效较好,
3、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45例患者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6〜16岁,病程3个月〜5年。英中4例伴有支气管哮喘,3例伴有慢性鼻窦炎。患者试验前2周内均无呼吸道感染,未使用过抗组胺药物或肥大细胞膜稳定剂;4周内未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调节剂;间断或持续吸入激素<6个月;无西替利嗪过敏,无严重的心、肝、肾、肺疾病或先天性疾病。1.2诊断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制定的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确诊[2],具体标准为:常年发病,鼻塞、喷嚏、鼻痒(揉鼻)和流清
4、涕是变应性鼻炎四大症状。薄腔内部检查鼻甲水肿、常呈苍白或紫色,上盖有一层水样粘液。1.1治疗方法45例患者均给予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商品名:内舒拿,上海先灵葆雅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次每侧鼻孔2it(100ug)鼻内吸人。显效后继续维持用药3个月,以后改为每侧鼻孔lit,2次/天,1个月后再减量为每侧鼻孔1掀,1次/d维持用药,2个月后停药。总疗程6个月。同吋口服西替利嗪(山东鲁南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晚1次,每次5mg,疗程2周。1.2临床观察指标变应性鼻炎症状评分标准采用1997年“海口标准”[3]
5、。患者的鼻痒(揉鼻)、喷嚏、鼻涕、鼻塞、眼痒、流泪程度以及鼻腔检查情况,分别用记分法评价症状与体征严重程度,按0〜3分(即0二无、1二轻、2=中、3二重)4级评分法记录。症状评分标准见表1。表1变应性鼻炎症状评分标准表2变应性鼻炎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x-±s)时间鼻炎症状评分治疗前4.7±1.0治疗后2.4±0.8t值12.1P值<0.012结果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Ol)。3讨论糠酸莫米松是新一代局部使用的类固醇药物,
6、在抑制细胞因子、介质的产生和释放,减少黏附分子表达,促进以嗜酸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凋亡和导致抗蛋白酶的释放等方面都有明显效果;口治疗剂量低,起效快,未见全身不良反应,鼻部不良反应无或极轻微,耐受性好。由于通过增加抗炎基因的转录和减少炎性基因的转录而发挥作用,是目前被认为最有效的一线治疗药物[4]。同时因为用药后在鼻部粘膜局部吸收,而通过鼻咽部咽下经胃肠道吸收的较少,并口在肝脏内代谢后灭活,不至于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产生影响,故可长期连续使用,而且其疗效持续,不产生耐药性,因此是治疗鼻部疾病安全有效的药物。临
7、床上对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多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喷鼻,以减轻鼻黏膜对过敏源的变应性病变,但临床实践得知,单纯使用外用喷鼻类药物并不能持久解决病变,往往疾病缠绵不愈[5]。而西替利嗪为选择性长效新型组胺H1受体拮抗剂。动物实验表明本品无明显抗胆碱和抗5—轻色胺作用,不易通过血一脑脊液屏障而作用于中枢H1受体,临床使用吋无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6]。本次研究,治疗前后鼻炎症状评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表明,在吸入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西替利嗪,能更有效地控制变应性
8、鼻炎症状。总之,在吸入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西替利嗪可减少变应性鼻炎的发作,对变应性鼻炎症状的控制具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参考文献[1]张亚梅,张天宇,主编•实用小儿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245⑵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卩]・中华耳鼻喉科杂志,1998.33(3):134⑶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委会鼻科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