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51094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课堂预设之外的惊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课堂预设之外的惊喜 摘要: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在教学中,特别要把学生看成是重要的资源因素,让学生在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师以及同学的思维碰撞中产生火花时,课堂教学才能不断生成。教师的预设不可能面面俱到,这时教师就要凭借教育的智慧在教学机智中生成。 关键词:课堂预设;动态生成;留白 预设是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清晰的、理性的、超时空的设想与安排,具有弹性和留白。生成是根据课堂教学本身的进行状态而产生的动态形成的活动过程,具有丰富性和生成性。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
2、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却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因素和情景无法预见,也就产生出许多的生成性问题。“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它强调课堂教学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固定不变、按部就班、机械僵化的教学模式,主张课堂教学必须构建生成性的探究性活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当出现无法预设的情形时,我们要能够机智处理,他同样会得到课堂预设之外的惊喜。 一、关注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5 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而是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内容在不断碰撞
3、,创造的火花也才能不断地迸发。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也会在其中不断产生,学生在这过程中就会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就会加深,思考和感悟也随之形成。如果只是按照预先设定的过程进行教学,课堂就成了一部编排好的戏,完全失去了生命的活力。学生所得到的只是知识的结论,对其中的过程内容却毫无探究和创造。并且这也正忽视了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因素――人的因素和最重要的目标――学生的发展。 一天,我在阶梯教室给学生上CAD课,由于教学设备的限制,我只能在前面用多媒体演示操作过程,分阶段叫学生上来进行练习,下一次课上集中在机房对前面集中讲解的内容进行操作练习
4、。 在前面的教学中,我已经讲解了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圆”“椭圆”“图案填充”等绘图工具栏上常用工具,这堂课主要讲解和示范了“删除”“修剪”“偏移”“镜像”等修改工具栏上常用工具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法。一堂课结束了,绝大多数同学出去休息。张琦同学走到讲台前和我说:“老师,课间你不用电脑吧,我想用它画张图。”我心想:既然这么好学,就满足他一下吧,于是我答应了他,并交代他只能画图。然后我走到教室外面去休息了。 第二堂课预备铃响了,我走进教室,有同学开始惊慌地喊:“老师来了,老师来了!”有的同学仍专注地盯着屏幕看,电脑前不再只是张琦
5、一个人,而是好几个同学围在电脑前。“还缺了一只脚”“身体画好了,可以画好一只脚进行复制后再移动吗”“两边的脚是对称的,可以只画一个,然后再进行镜像”“把多余的部分先修剪掉在进行镜像不是更简单一些吗?”……5他们一个比一个有见识,大家很忙,忙于完成这篇作品,学生见我没有发火,而是很关注于他们的操作,大家很自觉地盯着大屏幕,看着张琦同学的操作,一只乌龟终于成形了,郝然显示在投影屏幕上。 接下来的一节课我根据学生所画出来的作品,分析它的特点,用多种方法进行绘制,让他们进行比较哪种方法更加简单、快捷,并且在乌龟的背上涂上精美的图案,很好
6、地将教学内容中的“图案填充”高效地完成了。 张琦同学的初衷可能只是和同学开个玩笑,画一只乌龟和同学调一下侃,没想到在用CAD画图的过程中却用到了好多绘图工具和修改工具,如直线、圆、椭圆、修剪、镜像、复制等,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在根据要表达的对象的特点尽量用简单、快捷的方法完成他们自己设定的目标。若在此时教师完全不理会或立令停止的话,相信这节课再上下去,学生的收获也是甚微的,因为他们此时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他们所感兴趣的话题了。这时就必须改变教学预设,随学生思路而行。 二、把握课堂教学的生成点 在教学中,特别要把学生看成
7、是重要的资源因素,让学生在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师以及同学的思维碰撞中产生火花时,课堂教学才能不断生成。 1.把握住学生需求中的生成点 教师的“教”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学生的“学”,所以课堂教学中就要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欣喜地看到,重视学生的质疑,并把学生的质疑作为课堂教学展开的依据,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致就完全被点燃了。比如,他们急切地要完成一件杰作“乌龟”,那就应该有比较便利的方法。 2.在适度的拓展中生成5 专业课的教学最终要解决的是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CAD实际上是一门计算机设计课程,在生产实际中不是简单地抄画图
8、样,而要根据所设计的产品不断进行修改。因此,教学应当开放而又充满活力,这就必须拓展专业课程的学习和运用领域,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中相互渗透和整合,从而拓宽学习的视野,提高实际应用的能力。 3.在创造中生成 在课堂教学中,能为学生提供创造的舞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