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49698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浅谈如何上好文言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上好文言文 摘要:文言文难教是不少语文老师共同的感慨,文言文难学又是许多学生共有的感觉,如何改变这个让学生和老师都谈之色变的现象呢?关键还在老师。 关键词:文言文难教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文言文难教是不少语文老师共同的感慨,文言文难学又是许多学生共有的感觉,如何改变这个让学生和老师都谈之色变的现象呢?关键还在老师。 一、充分备好课。 每个老师都会上课,但要上好课一堂课是不容易的,这就需要认真的备课。 1、备教材。即教师在对教材熟悉的基础上来理解作者文本、教材文本和读者文本。要明白作者创作这一篇文章是要告诉我们什么,即作者的
2、写作目的。站在作者立场来想问题、预设问题。教学这一篇文章我们要让学生理解什么、学会什么?即教学的重难点。站在教材本身来疏理自己教学的重难点和教学方法。学生(读者)预习或学习了这一篇文章,会想到什么、收获什么,即学生的反馈情况。站在学生(读者)立场来思考问题。做到以上三个角度就解决了“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那么,备课基本到位。5 2、备自己。即教师在授课之前自己的准备,很多时候我们的备课往往停留在备教材上,却忽略了自己,以致课堂教学思路不清、重难点不突出、冷场等情况。备自己,要求我们在备教材的同时思考怎样来引导学生、怎样过渡、用怎样的方
3、式与学生交流,怎样才能突显课堂的重难点等,备好自己,便可从容地走上讲台。 第二、文言课的切入点,也就是导入,一定要富于变化。 老师要精心设计导入,让学生一开始就有足够的兴趣来学习。导入的方式有很多,许多老师虽然都知道,但一旦运用到实际中就显得单调,只是用现实或几个与课文有关的问题来导入。因为这两种导入方法信手拈来,不需花太多的时间来思考。虽然导入可能和课文的重点没有太大关系,但一个好的导入却决定了学生对本堂课的学习态度。因此,老师应该重视导入,根据每堂文言课的特点,采用成语导入,讲故事导入,全班讨论导入,动手实际操作导入和古今异同导入
4、等方法,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他们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第三、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介绍。 这部分内容其实只需要简单提及或在课文讲解中顺便提及就行,没有必要用专门的时间来讲,特别是同学们熟悉的作者,完全没有必要再讲。因为同学们的参考书或者练习册上都有,老师适时提及,让学生自己去看,这样既不浪费时间,又不会使学生感到枯燥。 第四、加强诵读,培养语感。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苏东坡也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5反复诵读是中国古人学习古文的重要方法,也是现代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文言文字词组合与现代汉语的
5、差异,决定了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初步把握文意最有效的途径。从心理学角度讲,诵读是学生个体通过大脑感知、视觉传入、声带发音、听觉监听、大脑辨别等不断循回往返的过程。学生对文字材料诵读越熟,体会就越深,意义就越明白。文章的语气、节奏和作者的情趣意旨是通过富有情感的诵读表现出来的。经过反复诵读、反复揣摩、思考、比较,从而得其要旨,知其意味,领略语言之美,正是培养语感的过程。 所以在文言文教学时,教师应给学生反复诵读的时间和机会,还应传授诵读的方法和技巧。还可以定期举办诵读文言文的比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第五、是重点字词的讲解。
6、 我们都知道,文言学习的重点是:重要实词,常见虚词,常用句式。我在实习的时候就发现,许多同学反映上完一堂文言课跟没上之前一样,书上和头脑里都一片空白,只知道这一课老师讲完了。那么怎样才能使这部分教学既不枯燥,又能让学生学有所得呢?我认为只需要做到“精”。这就需要老师认真备课,将文中的知识点理清楚:哪些是需要重点讲的,哪些是只需要提及的,哪些需要总结归纳都要想清楚。这样,上课时老师才能思路清晰,学生也才能清楚的知道老师的重点在哪里。而且老师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没有必要逐词逐句的串讲,因为这样学生很难知道重点字词在哪里,做笔记时也无从下笔。只
7、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于较难的精讲,对于较长的突出重点,对于较容易的可以让学生自己讲或自己演,这样不但能锻炼学生的能力,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六、是课文思路和写作特点的讲解。5 其实课文思路的讲解无需每篇课文都讲,只需对结构复杂的文章专门讲解,一般的文章,学生只需要从老师上课的思路和板书就可以清晰的知道。当然,这就需要老师备课充分,上课时的思路清晰,板书清晰,学生才能够一目了然。写作特点的讲解可以简单提及,如果这种写作特点对学生的写作有用,那么,老师就应该专题讲解,不只要用本课的例子来分析,还应该找一些课外的例子来讲解,或者让学生练
8、习写,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写作特点的用处。否则,对他们而言,也只是课文中的写作特点而已。对于练习和背诵,老师需要做好把关人,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至于课外阅读,老师一定要让学生利用学过的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