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47566
大小:7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6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与中国梦的双向建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鋼钗民与中2014-11-1015:37:30理论导刊2014年10期陈宇洁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伴随着民众的期许与社会的进步而不断趋于成熟,中国梦从生成、发展到成为全民共识也经历了历史的积淀、口身的完善以及承载着民众的动态期许,中国梦在一定意义上是民生全面发展之梦。文章系统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与中国梦在历史坐标、发展动力以及群众基础上的契合点,强调要在深入了解两者契合点的基础上致力于促进两者在理念维度、实践维度以及互动维度上进行双向建构。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中国梦;契合点;双向建构屮图分类号:D61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4)
2、10-0023-04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与中国梦(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冋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是屮国共产党基于对屮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请和自身使命的清醒审视,以马克思主义民牛•思想为理论指导,以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吋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民生实践经验为基础,吸收屮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生思想精华并借鉴西方民生思想的合理成分,致力于为人民谋求全方位的幸福生活、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这一目标而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的一系列彼此联系的观点和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敏锐把握住世界发展大趋势,在发达国家社会福利进步较快而屮国民牛•建设亟待转空发展的背景下,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
3、牛•建设道路的新探索。他将民生建设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来诠释民生,从全球化大视野来关注民生、解决民生,[1]以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民生建设奠定基础,以改革开放为民生建设开辟空间,以实现共同富裕为民生建设树立价值目标,以“三个有利于”为评价标准,在实践中为中国民生问题的真正解决不断创造有利条件。江泽民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民生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理论依据,将“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的先进性内在蕴含于民生视野中一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口觉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木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六大以
4、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把改善民生与构建和谐社会有机地结合起來,坚持以人为本、强调成果共享。十七大则为民生建设作出了系统化、具体化的社会政策安排和设计,制定了解决民生问题的举措,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构筑了机制化的空间。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完善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民生发展目标,在加强社会建设的同时更加尊重主体的人的尊严,将人民的梦想与民生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为改善民生,提高中国人民幸福感,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梦想而不懈探索的实践史,亦是人民Z梦不断得以实现和不断进行建构的发展史。
5、(二)中国梦的提出2012年11月29日,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屮国梦”,⑵并在多种场合进行不同角度的阐释,引起全社会的“研梦”、“追梦”热潮。“中国梦”具有深厚且丰富的内涵,学界的看法齐有侧重,从内容上说,屮国梦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梦想。从屈性來说,中国梦的本质屈性是社会主义,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从层次上來说,中国梦既是实现国家梦,乂是实现小家的梦,国Z梦支撑家Z梦,家Z梦汇集成国Z梦,国与家、家与国互为依托、不可分割。从范围来看,中国梦是实现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全方位均衡发展的梦想,是“富强中国
6、梦”“民主中国梦”“文明屮国梦”“和谐中国梦”以及“美丽中国梦”的综合月.凝练的概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与中国梦的内在相契点(一)对历史坐标的理性把握:两者生成的现实条件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是在国家发展特定的场史境遇和人民生活具体的生存境遇中产生的,是屮国共产党探索民族复兴、人民幸福道路屮的产物,以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为依托,与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相契合,两者有着共同的历史坐标。1•从纵向角度考察,中国梦与屮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思想都是屮国人民在对自身和国家发展状况的历史洞察、现实认同和未来憧憬的基础上生成和发展的,它既是屮国人对百年来屮华民族奋斗历史的积淀,也是当下中国人
7、对自己未来的构想;既是党对于近代以来民族复兴梦想的延伸与升华,也是党对于屮国未來前进图景的设计与预测。两者不是脱离了具体生存境遇和历史时期的超时空构想,而是具有时代和实践特色的人民之愿景、大众之期吩。从整体来说,中国梦是国家对于所处历史坐标的科学判断下的战略思想,凝聚着党对于中国社会未来走向的高度关注;从个体来看,它关涉主体自身发展的价值期望,是个人基于社会大背景和自身处境、能力潜质的思考下而进行自主自觉的自我憧憬和塑造。“中国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