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45280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煤矿生产安全首先要从职工的自身素质做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煤矿生产安全首先要从职工的自身素质做起 进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能源物资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增加,煤炭开采量也逐年递增,随之而来的煤矿安全事故也频频发生,而其中90%的事故是由于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所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其中职工素质不达标是主要原因,因此,加强职工的素质建设对于煤矿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十二五计划的契机,煤矿企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而煤炭市场与煤矿生产之间的矛盾,归根究底是煤矿职工素质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因此,煤矿职工的素质建设已经成为制约现代化煤矿发展的瓶颈,急需解决。 一、煤矿职工素质建设的必要性 1.煤矿科技应
2、用与创新客观对于高素质职工的需求。伴随着资金、技术、设备的投入,煤矿逐步实现由经验传统向现代化技术的过渡,新技术、新设备的投入要求必须有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与之相适应,新科技、新技术的知识要求更高,含量更大,职工岗位与素质之间的矛盾日趋显现,只有重视职工素质的建设才是缓解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 2.现代化的煤矿管理体系构建要求职工素质的提升。煤矿产业要实现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安全隐患就需要职工主观上:增强自主管理、互助管理,而不是“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5,现代化的管理体系对于职工的责任意识,岗位职责意识,操作技能等因素提出了更高更精细的要求,只有
3、伴随职工自身素质的提升才能真正实现煤炭产业的现代化管理,降低事故的发生。 二、煤矿职工素质偏低的现状分析 1.岗位技能低,不能满足岗位要求。由于煤矿企业对于专业人员需求量大,煤矿企业用工制度呈现多元性,人员的流动性较强,导致作业人员队伍不稳定。煤矿多为熟练工种。专业人员的流失,造成企业循环培训,轮换上岗的现象。部分职工没有经过规范、严格的专业教育,对学习、掌握煤矿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没有足够的认识,完全凭经验干活,既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同时极易造成安全隐患。 2.思想认识落后,集体观念淡薄。工作只关心工资,福利,工作上图省事,得过且过,惰性怠工情绪严重,只看到眼前利益,技
4、能上安于现状。这种情绪的存在对于整体工作环境的构建产生不良影响。容易导致集体违章现象的出现,长期以往将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 3.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培训力度不强。煤矿生产工种多,特种专业就有30多个,而专业人才的缺乏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新技术新设备不能在第一时间转化为生产力,而培训时间短,任务重,使得培训工作流于形式而缺少实质。造成了培训质量不高,职工素质提升缓慢。 三、煤矿职工素质原因分析5 1.职工文化教育程度低,基础差。倔采一线工多数是农民工,对于煤矿的理论和认识严重不足,加之自身文化程度相对较低,限制了其自身业务技能的提高,近几年,煤矿高新设
5、备与技术的投入量与应用程度不断提升,其理论基础的羸弱,使得在接受与操作过程中难度大,面临很大的障碍。 2.培训体系不完善,强度较低。煤矿职工培训主要特点是,时间短,任务重,种类多,诸如:安全法规、安全知识、操作技术、自救知识等等,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并且运用难度可想而知,部分企业的畏难情节和任务思想作祟,过分夸大培训难度计划制定不合理,实施难,流于表面形式,最终导致了职工培训质量低下。 3.管理约束机制只制定不落实。很多煤矿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与考核制定停留在表面上,基层落实不到位,导致了职工素质的徘徊,“检查时高,平时低的现象”,考核条例制定虽然齐全,但由于责任不明确,
6、人力物力投入不够,以及煤矿生产是主线的思想,一些企业将职工培训,岗位练兵,等与生产关系不大的内容得过且过,敷衍应付,部分干部缺乏足够的动力抓管理抓落实,工作检查一眼而过,侧重生产任务的完成或者超额完成,忽视职工素质的建设。 4.素质建设受重视程度不够。职工素质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其过程是一个不断实践积累与学习的过程,需要大量时间与精力的投入,而一些企业盲目追求生产任务的数字化,投入严重不足,培训工作缺乏人力物力财力,使得培训工作成效不明显,进展缓慢。导致了职工素质的忽视。 四、对于职工素质建设的思考 1.建立学习型煤炭企业,营造自主学习氛围。秉承“好的企业永远都是
7、学校,好的员工永远都是学生”5,鼓励职工自主学习,自主创新,建立相关奖惩机制,增强职工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加大职工教育的投入力度,奖励力度,将职工素质的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基本内容来落实与考核,摆正职工教育的位置。坚持职工教育工作关系事关企业的长远发展,事关企业的未来。 2.培训建设精细化、持久化。职工培训是提升职工素质最主要也是最直接的途径,应当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增加培训的内容与教学方式现场化的投入力度,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措施,以岗位技能标准为主,技能提升为重点,举办职工岗前培训、岗位技能培训、职工技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