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36000
大小:50.68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6
《区委造林规划工作意见.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区委造林规划工作意见开发区、商务区管委会,台创园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各办局,区各直属单位,驻区各条线单位:为加快推进造林绿化工作,进一步优化全区生态环境,根据上级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结合锡山实际,现对XX年全区造林绿化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导向,遵循“以人为本、低碳生态、统筹协调”原则,全面提高造林绿化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努力实现城乡绿地系统分布更均衡、结构更合理、功能更完善、景观更优美,人居生态环境更加清新舒适
2、、安全宜人的目标,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支撑。二、主要目标根据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结合我区具体情况,确定XX年全区造林绿化工作主要目标为:完成造林绿化面积5000亩(其中成片林3000亩),林木覆盖率提高0.5个百分点,建成区新增绿地141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达到5平方米,着力抓好一批环境绿化工程和林业产业工程,全面提升城乡生态人居环境面貌。三、工作重点第6页共6页(一)着力抓好绿化统筹规划。按照“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方针,编制完成《锡山区林地保护利用规划(X
3、X-2020年)》,统筹协调林地保护与利用的关系,确保全区林地总量适度增加、森林保有量稳步增长、林地保护利用结构逐步优化,征占用林地规模得到严格控制。强化“节地、节水、节财”等节约型园林绿化理念,切实防止高价设计、高价买绿、高价建绿、高价养绿,做到用最小的资源成本换取最大的绿化效果。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成功经验,大力推进立体绿化、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在节约土地资源的同时增加绿化量、增强绿视率,改善城市俯瞰景观,提高绿化综合效益。坚持植物多样性和乡土性原则,合理选用乡土植物品种,强化生物防治技术,维护
4、并提高生物多样性。加快改善我区“低矮灌木较多、高大乔木不足”的现象,在道路两旁多种乔木,在公园、山坡等景点增加彩色树种,在居民小区提高落叶树种和庭院树种比例。第6页共6页(二)着力抓好绿化工程建设。结合锡东新城建设和交通体系构建、重点河湖生态治理,切实加大造林绿化工程建设力度,加快营造以防护林为主体,城镇公园、湿地公园、公共游园为节点的绿色生态屏障,积极打造全区生态走廊和景观绿廊,为促进绿化生态资源快速增长提供坚实基础。加快推进道路绿化,实施上马墩路、东亭路北延、育才路、锦旺路、芙蓉三路西延、横一(二
5、)路、胶阳中路、和祥路以及环湖东路、尤沈路、春笋路、商盛路、联结路、安泰一路等新建或改建道路配套绿化工程,确保道路绿化面积1000亩以上。加快推进河湖绿化,实施长流河生态绿地、春雷桥头生态绿地、宛山荡湿地修复以及半夜浜绿化等河道环境整治工程,确保全区河湖绿化率达到90%以上。加快推进公园绿化,实施隆亭公园、映月湖中央公园、泉山文化公园、东港市民公园以及九里河风光带建设工程,形成较为完善的区镇村三级公园(游园)生态绿地系统。加快推进农田林网绿化,做到防护林带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实施。
6、(三)着力抓好绿化创建活动。深入广泛宣传造林绿化的重大意义和作用,积极组织推进义务植树、单位绿化和绿色创建活动,在全社会营造植绿、爱绿、护绿的良好社会风尚。突出村庄(居住区)、庭院、厂区、单位和“四旁”、“四沿”绿化,落实义务植树登记卡制度,大力开展“认建”、“认养”、“冠名”以及“市民林”、“爱心林”、“小记者林”等多种形式的义务植树活动,完成全民义务植树30万株以上,义务植树考核率达到90%以上,公民义务植树尽责率(含以资代劳)不低于80%。结合开发区科创园、配套产业园区以及生物农业产业园等产业载
7、体建设,加快推进园区绿化建设,提升环境承载能力。新建企事业单位以及住宅小区、安置小区要合理规划配置绿地,确保绿化指标达到要求,老单位、老新村要因地制宜提高绿化体量和水平。对照创建标准,加强组织发动,确保完成创建市级森林镇1个、森林村17个以及园林式单位、园林式居住区各1个。第6页共6页(四)着力抓好绿化产业发展。按照“在生态建设中发挥产业功能,在产业发展中提升生态效益”的原则,结合“一村一园、一村一品”提升工程,依托各地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重点在东港地区发展红豆杉500亩以上
8、,在羊尖、鹅湖、锡北、东港等地发展乡土树种、色叶树种及园林景观苗木基地700亩以上,在斗山地区以及沿锡虞路、锡太路、望虞河地区发展优质茶叶以及葡萄、梨、水蜜桃等时令果品产业800亩以上,真正形成社会得绿、农民得利的良好局面。同时,要因地制宜培育非木质利用类新兴产业,利用森林景观发展休闲观光等林业三产,切实发挥林业产业的综合效益。深化集体林权配套改革,进一步明确经营主体,规范林权流转,探索建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和融资渠道。按照“谁开发、谁投资、谁受益”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